兩岸三地情:出國當台勞

李登輝時代曾警告台灣若不努力,台灣人將到海外當「台勞」,如此聳人聽聞的說詞的確引發非議,台灣身為亞洲四小龍,怎可淪落到海外去當勞工。

目前台灣經濟衰退,大學生畢業即失業,受到找不到工作的衝擊,澳洲對台灣的青年招手到澳洲去打工,讓台灣的階級觀念受到了挑戰,到海外去從事勞力工作成了不得不接受的出路。

現台灣興起「打工度假」之名,也就是利用打工的機會到國外去體驗生活,並得以順便觀光旅遊,其實就是為了賺錢。付出勞力賺取金錢並不是見不得人,但為了面子問題,提出了打工度假之詞,企圖抬高自己的身份,讓打工與度假畫上等號,有些階級的優越感。

其實年輕人本就應接受磨練,當年留洋的學生,大都靠打工賺取學費,現到澳洲從事屠宰之工作,亦是賺取金錢,何況行萬里路讀萬卷書,青年們更需要的是領悟人生深奧的一堂課,在風雨中站立,在困頓中前進,才能磨練出體碩意強的青年,才能面對困境達致成功。

現在的年輕人備受呵護,若能面對台灣經濟不振的現實,願意趁年輕赴海外吃苦打工,先賺取一筆錢和體驗生活,兩年後再回台,認真找份工作,在事業上打拚,其實亦無不可。

媒體呼籲執政者別再裝瞎了,年輕人當血汗台勞的時代已來臨了,媒體報道一位清華大學經濟系畢業生因嫌台灣薪資太低,竟選擇到澳洲當屠夫,而台大政大等名校,也不乏有畢業生到澳洲當礦工苦勞,菁英學生為了高薪去海外當苦勞,現已是集體趨勢了,成了台灣的悲歌。現台灣的年輕失業率已達百分之十二,並產生「高學歷低就業」情況,如何把教育與產業結合,才是政府應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