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長乏力 不能守株待兔

外圍經濟疲不能興,拖累本港出口急劇下滑,以致首季經濟增長創兩年多新低,為香港經濟敲響警鐘,前景令人擔憂。

今年首季,香港經濟大幅放緩,本地生產總值僅輕微增長百分之零點四,遠低於去年全年的百分之五及第四季的百分之三,是○九年第三季以來最差的一季。主要是受累外圍經濟疲弱,整體貨物出口暴跌百分之五點七,整體貨物進口亦下跌百分之二點七。另一方面,通脹率雖較去年稍為回落,依然處於百分之五點九的高位。經濟增長急劇放緩,通脹卻繼續高企,市民未來的日子只會愈來愈難過。

值得注意的是,在首季出口數據中,不但輸往歐美的出口繼續下挫,連輸往亞洲市場的出口亦大幅轉弱,反映歐美經濟不景已經全面影響亞太地區。事實上,歐債問題一日未解決,經濟前景就未可樂觀,有銀行甚至將香港全年經濟增長預測調低至百分之一點六。

然而,港府依然漫不經心,認為香港內部消費強勁,內地經濟亦會保持穩健,只要歐元區債務情況不出現重大逆轉,香港經濟應該會在未來數季逐步重拾動力,故此將全年經濟增長預測上限維持在百分之三不變。

兵書有云,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香港經濟前景不明朗,港府卻刻意強調「利好因素」,無疑是自欺欺人。事實上,所謂利好因素根本靠不住,以內部消費為例,首季之所以錄得不俗增長,主要是受惠法定最低工資的短暫刺激,而隨着最低工資效應逐漸消退,當前的興旺市道極可能無以為繼。

相對於本地因素不明朗,更令人擔心的是外圍環境隱憂重重。可以見到,歐美經濟風聲鶴唳,美國大型投資銀行摩根大通剛剛傳出因投資衍生產品損失逾二十億美元,震動全球股市。另一邊廂,法國及希臘選舉結束後,歐洲政局出現極大變動,歐債問題再度惡化,金融及經濟危機一觸即發。

在全球一體化的今日,環球經濟同此涼熱,受歐美拖累,內地經濟亦漸現疲態,最近公布的固定資產投資、工業增加值等數據統統未如理想,出口增長率更由三月份的百分之八點九急降至四月份的百分之四點九,遠低於市場預期。內地與歐美經濟紛紛告急,香港的前景還會好嗎?

說到底,望天打卦不如未雨綢繆。面對陰霾滿布的外圍形勢,港府與其繼續誇誇其談,守株待兔,倒不如及早做好預防措施,主動出擊,加快大型基建上馬,推動經濟多元發展。否則,一旦危機降臨,勢必引發消費疲弱、市道不景、企業倒閉、失業率上升的惡性循環,對民生造成災難性的打擊。重振經濟,防範危機,保障民生,現屆及下屆政府都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