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積金,是一個令人既沉重又傷心且無奈的話題。說沉重,是打工仔每個月都要供款,負擔不小;說傷心,是強積金回報沒有保證,血汗錢隨時付諸東流;說無奈,是市民明知強積金無法保障退休生活,卻要被迫接受。強積金制度實施逾十年,已證明徹底失敗,現在是撥亂反正的時候了。
事實上,強積金自推行以來一直備受詬病。數十個團體昨日出席立法會退休保障事宜小組委員會,要求設立全民退休保障制度。正如請願者批評,強積金無法為市民提供足夠保障,市民的供款根本不足以支持日後的退休生活。亦有請願者指出,強積金於去年整體錄得一成二負增長,反映投資承受市場波動的能力低,直指政府應盡快研究推行全民退保制度。亦有請願者擔心,即使下屆政府落實向長者發放特惠生果金的承諾,亦是治標不治本。
市民對強積金制度怨氣沖天,並非沒有原因。最近收到強積金年結單的打工仔不難發現,過去一年非但沒有收益,反而錄得不同程度虧損,有的虧損竟達六萬多元,以現時僱主及僱員合共每年最多供款二萬四千元計,相當於三年白供,這還沒有計算通脹以及為數不菲的基金管理費,打工仔簡直有一種被搶劫的感覺。須知這並非強積金首次錄得虧損,二○○八年爆發全球金融海嘯,強積金整體虧損更高達二成六,打工仔血本無歸,欲哭無淚。
顧名思義,強積金的本意是強制要求打工仔儲存一部分收入,通過市場投資,作為將來退休生活之用。然而,理想是一回事,現實是另一回事,市場總是波動的,投資總是有風險的,將安老的希望寄託於投資回報毫無保障的強積金,不啻將大樓建築在沙丘之上。更不堪的是,不管強積金是賺是蝕,基金管理者都是旱澇保收,可見強積金保障的不是打工仔,而是基金經理,是官商勾結、劫貧濟富的荒謬制度。
事實勝於雄辯,強積金是港府「以民為笨」的傑作,也是民怨源頭之一。民意昭昭明甚,當局僅對強積金制度進行小修小補的所謂改良,如降低行政收費及引入「自由行」,解決不了根本問題。至於港府近年不斷推出小恩小惠,如成立關愛基金,對安老問題修修補補,同樣無濟於事。要徹底解決打工仔的後顧之憂,惟有設立全民退休保障制度。事實上,香港是富裕社會,完全有落實全民退保的條件,港府缺的不是錢,而是承擔。再說,目前作為「公僕」的公務員享有長俸,可以安享晚年,而作為「主人」的絕大部分打工仔卻只能望天打卦,這哪裏有公平可言?
不破不立,只有廢除不合時宜、不得人心的強積金制度,建立全民退休保障制度,才能真正落實「老有所依、老有所養」。以「穩中求變,適度有為」為競選口號的候任梁振英政府是否言出必行,全港市民都在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