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樣樣難 港人如何不痛苦

每逢有國際排名榜發表之日,就是港府尷尬之時。繼日前有調查顯示香港服務業「微笑指數」在被調查地區中排名尾三,蓋洛普公布的全球「痛苦指數」調查結果亦顯示,香港人的「痛苦指數」不僅高於全球平均水平,亦在兩岸三地首屈一指,再一次令港府無地自容。

蓋洛普的調查涉及一百四十六個國家與地區,二○一一年,全球百分之十三成年人認為生活環境糟糕到堪稱「痛苦」,其中香港人痛苦指數為百分之十四,苦澀度位列全球第五十八位。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亞洲四小龍中,南韓痛苦指數為百分之七,新加坡及台灣更低至百分之五,均不足香港一半;即使在民怨沸騰、群體事件不斷的中國內地,痛苦指數也只是百分之十二。痛苦指數愈高,代表愈不幸福,香港人不但是全球發達經濟體中最不幸福的一群,亦是所有中國人中最不幸福的一群。

調查發現,痛苦指數高企的國家或地區主要有兩類,一是深受債務危機折磨,如歐洲的保加利亞、希臘等;二是飽受戰亂或種族衝突影響,如阿富汗、也門。反觀丹麥、瑞士等北歐國家,由於政治穩定、經濟富裕、就業充足、福利待遇好,民眾生活無憂無慮,所以痛苦指數極低,都不到百分之一。香港的情況很特殊,沒有債務危機,沒有戰亂,沒有種族衝突,經濟發達,失業率不高,港府更是坐擁金山銀山,「窮得只剩下錢」,但沒有多少港人感到幸福,反而痛苦指數居高不下,真是咄咄怪事。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最古老的《詩經》道出了港人今時今日的感受。香港雖然是富裕地區,人均生產總值位居全球前列,惟因港府政策長期偏向大財團,造成社會財富分配嚴重不公,貧富懸殊冠絕全球發達經濟體,現代版「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比比皆是。事實上,不少港人在娘胎中就開始人生痛苦的長征,出生爭床位,上學爭學位,畢業爭職位,成家買不起樓,病了求醫難,老了無人理,即使死了也未必有葬身之地。正如有人形容,香港人生不起、住不起、病不起也死不起,生活中樣樣都是難題,怎麼可能不痛苦呢?

同一項調查還顯示,除了每七個港人中有一個感到生活痛苦,還有百分之六十六的人處在「掙扎」求存狀態,而自認為「興盛」的只有百分之二十。少數人將自己的幸福建基於大多數市民的痛苦之上,社會不可能有和諧可言,今次特首選舉,代表基層民意的梁振英當選,其實正是民意求變的結果。

生老病死樣樣難,港人如何不痛苦。曾蔭權政府上台七年,亂港七年,社會怨氣瀕臨爆煲的邊緣。盼只盼,新政府上台後能撥亂反正,還社會公平正義,還香港人久違的微笑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