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旅遊旺季將至,港人往內地或海外旅遊需分外注意個人衞生,提防感染「末日惡菌」返港。香港大學首次發現,去年本港一宗幼嬰感染NDM-1泛耐藥腸桿菌科細菌的個案,其母親原來也是帶菌者,且兩人都曾到過湖南一所醫院,懷疑惡菌從該院感染。幼嬰腸內的惡菌亦有可能是新一種NDM-1基因圖譜。專家建議,外遊人士若有不適需盡快返港求醫,當局亦應加強檢測措施,以防惡菌在本地落根。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指,NDM-1最先在一名來自印度的瑞典病人體內發現,本港有兩宗個案都是印度人,曾在印度入院治療,故醫學界認為惡菌多數在印度旅遊或在當地醫院留醫人士體內發現。
不過,去年瑪麗醫院一名約一歲大幼嬰因發燒往急症室求醫,該院護士查看她的外遊紀錄後,發現幼嬰居於香港,未曾到訪印度,但曾因氣管炎在內地湖南省的醫院留醫三天,該院其後為幼嬰抽取糞便進行種菌測試。結果發現,其糞便樣本中含有的大腸桿菌、克雷伯氏菌及產氣腸桿菌都對同一種NDM-1細菌呈抗藥性。負責研究的何栢良又指,幼嬰體內的NDM細菌基因圖譜bla NDM-1與本港至今找出共六種的NDM-1基因圖譜並不相同,懷疑是新一種基因,但有待求證。
研究再為幼嬰所有家人及寵物抽驗糞便樣本,結果只有曾在湖南醫院照顧幼嬰的母親同樣是NDM-1惡菌的帶菌者,且兩者的細菌基因圖譜相同。
何栢良認為,雖不能排除惡菌可從家庭互相傳染,但相信幼嬰入住的那所醫院極有可能潛藏着該菌,目前仍未知該菌與印度發現的品種是否相同或抗藥性是否更強。
NDM-1泛耐藥腸桿菌科細菌對碳氫黴烯類和青霉素失效,對多種抗菌藥物呈抗藥性,限制治療方案,現時只可用多粘菌素和替加環素抗生素治療。何栢良認為,愈來愈多港人到內地旅遊,若期間身體不適,必須在外地醫院留醫,也應注意醫院的衞生情況,必要時盡快回港就醫。
記者戴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