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港男一個禿

禿頭男士對頭頂每根青絲都分外珍惜,為求生髮更千方百計,但部分人對脫髮的治療方法仍存謬誤。有患者曾自行創作打「生髮針」,或「微針碌頭皮」,企圖刺激頭髮生長。整形外科醫生警告,亂用偏方隨時弄巧反拙。醫生又提醒,治療脫髮的藥物非百分百可助生髮,服藥期間更需留意副作用,不宜「無恒心」中途停服藥物,否則情況毫無改善。

本港脫髮患者愈來愈多,脫髮年齡也不斷推前。整形外科專科醫生彭志宏引述日本一項統計指出,香港脫髮問題嚴重程度全亞洲排行第二,僅次於日本。每四名男士有一人脫髮,即多達六十萬人。此外,患者平均廿二至廿四歲開始脫髮,到四十歲時更有四成男士已有明顯脫髮,脫髮位置集中於兩側或頭頂。彭醫生曾接觸一名年僅十八歲的患者,受遺傳因素影響,額上「M字位」不斷擴大,需服藥控制脫髮。

八成服藥一年可抑制脫髮

脫髮影響日常社交,迫使患者更心急試盡各種偏方。彭志宏說,曾有人以「微針碌頭皮」,以為造成創傷可刺激生髮,可能弄巧成拙反令皮膚發炎,甚至含膿。他甚至見過有患者將一種口服脫髮藥開水注射到頭皮上:「我問藥廠,根本冇出過針劑藥物。」

彭志宏指,目前只有長期服用治療脫髮的口服藥物或接受植髮手術,才解決脫髮問題。外國研究顯示,八成患者服藥一年後可抑制脫髮,但僅六成半人服藥後會長出新髮。

廿五歲的周先生受遺傳因素影響,兩年前開始脫髮,更兩度因脫髮問題而遭心儀女士拒絕交往。他曾試用生髮洗髮水、中成藥等均無效,三個月前求醫及服藥,脫髮情況始受控。

彭志宏提醒,約百分之一患者服治療脫髮的藥物後,出現睾丸痛或乳房脹大等副作用,本港近年曾出現一宗與服用治療脫髮藥物相關的白內障個案,故患者服藥後若感不適須立即停藥。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