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人寫過這樣一副對聯:「無多事,無廢事,庶幾無事;不徇情,不矯情,乃能得情。」為政之道,關鍵在於做實事,做有意義的事,而不是矯揉造作,一味瞎折騰。
曾蔭權政府上台七年,渾渾噩噩,一事無成,唯獨瞎折騰的本事不小,而且還要折騰至最後一分一秒。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表示,今屆政府將於餘下半年任期內總結經驗,檢討政府架構,包括研究應否增設副司長,以及將職能較多的政策局一分為二或重新分工,供下屆特首考慮。其實,他日前剛剛承認擴大問責制成效不彰,建議以減薪降職方式處理「角色不明顯」的政治助理。
這就奇了,擴大問責制成效不彰,難道增設副司長就可以彰顯成效嗎?接下來是不是還要設立副特首呢?正如學者質疑,曾蔭權政府越俎代庖,胡亂重組或增設高薪職位,只會疊床架屋及浪費公帑。再說,要檢討管治架構,那也是下屆政府的事,根本毋須現屆政府瞎操心,除非曾蔭權想將政治影響力延至下屆,否則此舉實在令人莫名其妙。
「施政亂象生,一味瞎折騰」,這十個字正是港府的最佳寫照。回歸以來,當局好像變戲法似的,將政府架構變來變去,沒完沒了。董建華時代別樹一幟,率先引入問責制;曾蔭權接手後更是變本加厲,先是將三司十一局改為三司十二局,接着又以擴大問責制為名引入副局長及政治助理。可惜,政府架構疊床架屋,問責官員移形換影,施政效率不是改善了,而是不斷惡化;民望不是提高了,而是每況愈下。說到底,問責制掛羊頭賣狗肉,有責不問,不倫不類,非但無助改善施政,反而添煩添亂。
實際上,港府承認擴大問責制成效不彰,就是間接承認失敗,所以才不得不建議向政治助理開刀。但與此同時,當局又建議增設副司長,而且還要再分拆十二個政策局,使管治架構進一步膨脹,這不是自相矛盾嗎?俗話說,多隻香爐多隻鬼,當局不斷增設衙門,增開官位,恐怕適得其反,最後變成三個和尚沒水喝。
欲加之官,何患無辭,當局聲稱副司長可以協助司長處理跨局統籌工作。其實,「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港英時代,每個政策局只有一名局長,不僅沒有副局長及政治助理,而且沒有所謂常任秘書長,那時還不是施政順暢,政通人和,公務員隊伍甚至被譽為「世界一流」,政府架構從來不需要變來變去;反觀回歸後,港府不斷擴充管治班子,政策局除了有局長、副局長、政治助理,還有常任秘書長、副常任秘書長等等,官多眼亂,簡直是「貂不足,狗尾續」,結果官多不是好辦事,而是辦不好事。
最不堪的是,擴大問責制非但未能改善施政,也無法達到培養政治人才的目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前局長劉吳惠蘭今年四月因病辭職,港府敲鑼打鼓也找不到合適人選接替,最後只好由風評不佳的副局長蘇錦樑勉強頂上,成為現代版的「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還有,教育局局長孫明揚年初證實患上腎衰竭,近日又因感染退伍軍人症而入院,可憐今次也許連廖化都找不到,老將孫明揚惟有帶病上陣,「鞠躬盡瘁」。事實證明,港府五勞七傷,人才凋零,再怎麼重組也是白費心機。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香港的問題其實不是出在沒有人才,更不是官不夠多,而是沒有一個好的領導。中央政府替港人挑選了兩個特首,可惜兩人都是朽木不可雕,沒有好的領導,無論有多少良臣猛將輔佐,終是無濟於事。三國時代,蜀國雖然有「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的諸葛亮盡心輔佐,結果還是無力回天,諸葛亮死而後已,後主劉禪很快就淪為亡國之君。司馬昭這樣評價劉禪:「人之無情,乃至於此。雖使諸葛孔明在,亦不能輔之久全,何況姜維乎?」事實上,再有十個諸葛亮,恐怕也扶不起阿斗。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要解決港府施政問題,關鍵在於挑選一個有能力的特首,而不是瞎折騰,一時重組架構,一時增聘高官。西漢時,王莽篡漢建立新朝,正經事沒有辦成多少件,只顧推行連串所謂改革,將大多數官府機構易名,增設五花八門的官位,導致朝廷冗員充斥,庫房負擔日重,惟有加大力度搜刮民脂民膏,結果百姓不勝其擾,紛紛起而反抗,新朝只維持了短短十四年便滅亡,王莽留下千古罵名。
古人說:「無德而官,則官不足以勸有德;無功而賞,則賞不足以勸有功。」北京一錯再錯,如果還不吸取教訓,明年再將一個能力低劣、民望低沉的特首強加於港人,那麼,不管港府如何重組架構,增設多少問責官員,終究無法阻止香港繼續沉淪。
憑君莫話封侯事,此亂無計可消除。擺在香港面前的似乎只有兩條路,要麼索性實行「一國一制」,由北京直接派人來管治,甚至把內地「五套班子」的管治模式帶來香港;要麼北京索性連治權也放棄,讓香港第二次「回歸」,重新做回「殖民地」。無論走哪條路,也許都比名不副實的「港人治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