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對復建居屋非常抗拒的港府,雖然在民意壓力下不得不改變初衷,但實際上還是不情不願,所謂新居屋,只是虛應故事而已。
房委會日前公布將於五年後推出的首批新居屋資料,二千五百個單位全部是實用面積四百呎的小單位,而且設施十分簡陋,廁所僅鋪瓦仔、廚房不設櫥櫃、門外沒有鐵閘,單位內連基本間隔也沒有,買家須自行間房。房屋署承認,新居屋的每個單位建築成本僅六十多萬元,目的是減低售價,讓更多人上車。
雖說新居屋作為政府資助的上車盤,應以實用、簡約為主,但當局將貨就價到如此簡陋的地步,實在令人難以接受。照理說,居屋業主付出真金白銀自置居所,其質素應該比公屋優勝,但實情是,新居屋的質素不僅比不上舊居屋,甚至連一些新建的公屋也不如,這不僅不合理,更對胼手胝足供樓的買家不公平。
當局聲稱,每個人的喜好不同,為免業主拆走間隔設備造成浪費,所以新居屋單位盡量精簡云云。這根本是狡辯。眾所周知,新居屋的銷售對象以夾心階層為主,他們支付首期之餘,還須付出大筆裝修費,這不是百上加斤嗎?
新居屋不設間隔,設施簡陋,充分暴露有關官員不食人間煙火,完全沒有為用家着想。正如關注團體質疑,當局復建居屋不情不願,只是為了應酬市民,而故意降低新居屋的吸引力,無非擔心影響私樓價格。
說穿了,港府一直奉行高地價政策,根本不想見到樓價下跌,所謂遏抑樓價措施,不過為了敷衍民意罷了。君不見遏抑樓價措施成效未彰,市民的置業負擔比率仍然高達四成六,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等高官便急不及待發出隨時鬆綁的口風,朝令夕改,被輿論質疑政府隱性托市。
有人一語道破天機,過去幾年樓價急升,港府的遏抑措施姍姍來遲,坐失先機,出招不知慢了多少拍,如今未見成效便放風鬆綁,卻不知快了多少拍。這難道是巧合嗎?當然不是,一慢一快,刻意為之,可見遏抑樓價不過是一句騙人的鬼話。
政府暗挺樓價,難免引起官商勾結、偏袒大財團的質疑。歸根究柢,政府才是高地價、高樓價的始作俑者,也是最大得益者,受惠賣地收入急增,政府庫房豬籠入水,得以年年為高官加薪,只可憐中下階層市民被迫承受高樓價的惡果,生活水平每況愈下。港人的仇富仇官情緒日益高漲,社會矛盾不斷惡化,說到底皆是港府一手造成。
建居屋虛應故事,遏樓價口是心非。港府虛偽,房策混亂,居者有其屋的夢想,恐怕永遠是一張無法兌現的期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