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鉗既是美食,也可是醫學界發展手術儀器的靈感來源!香港中文大學與新加坡兩所大學合作,研發狀似蟹鉗的無創內鏡機械人,備有七種移動方法,可處理較複雜手術位置。中大早前為全港首兩名早期胃癌患者進行切除手術,其中一手術更短至十六分鐘完成,大大減少手術時間及出血機會。該院外科教授指,近年發現較多患者的癌細胞生在複雜的胃上部分,期望盡快發展技術。
中大外科學系教授兼中大賽馬會微創技術培訓中心主任趙偉仁表示,本港約有百分之五人口患早期胃癌,及早發現並治療,五年內存活率高逾九成。該學系於○四年引進內鏡黏膜剝離術(ESD),可根治性地切除只局限在黏膜位置的早期胃癌細胞,手術不造成表面傷口,病人術後痛楚較傳統開刀手術減少。
該系○四年至今為二百七十六名病人用ESD治早期胃腸癌症,近四成人為早期胃癌,內鏡狀如筆頭,平均手術需時較長,近一百分鐘。趙偉仁解釋,醫生花了大部分時間保持內鏡有良好視野,首次操作的穿孔率更高達六成半,「內鏡只可伸前伸後咁頂高個黏膜,好困難!」
為此,該系六年前聯同前中大醫學院院長鍾尚志及新加坡國立大學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想出「採於自然,用於自然」,製成如「蟹鉗」的機械鉗,一邊有小鈎將黏膜拉起,另一邊小剪可將組織切除,還新增開合、轉動、挑起及左右移動功能;早前動物測試發現小鼠術後「零出血」。
前天中大利用儀器為本港兩名分別五十歲的男女早期胃癌患者施手術,他們分別花五十分鐘及十六分鐘完成手術,至今可進食,仍留院觀察。
趙偉仁說,該兩名病人的病發位置在較常見的胃幽門前,屬較低難度位置,稍後會嘗試用於胃小彎、胃體等較複雜位置。參與研發的新加坡國立大學楊潞齡醫學院醫學系主任何克裕則希望改良「蟹鉗」與內鏡鏡頭的距離,期望三年後推出市面,可治療更多種類的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