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選出第四任行政長官的一千二百位選舉委員會委員已全部產生。兩位建制派參選人唐英年、梁振英爭取「入場券」的選舉工程正式開始。
當前,全港市民最關心、最揪心、最憂心的是:被稱為「小圈子」的選委會最終投票取向是順乎民心、尊重民意,抑或逆乎民心、違背民意?提出這個問題當然有根據:十月份以來,梁振英的民意支持率一直佔壓倒性優勢,高出一倍至四倍不等;但近日一份顯示梁得分遠高於唐的民調居然標出一項矛盾的結果:認為唐在「小圈子」中獲勝的佔七成,認定梁能贏的則只有一成七!正好說明港人擔心選委會的選舉結果有很大機會逆乎民心、違背民意!
近日,不少朋友及素不相識的市民不約而同向我表示:「如果明年三月是一人一票普選特首,CY贏梗!但『小圈子』選舉就難講了。」以往認為「上級說你行,不行也行;上級說你不行,行也不行」現象只會發生在內地,今天港人卻前所未有地憂慮,這種人才逆向淘汰將會發生在香港身上。
如果深入分析一下,不難發現梁振英今天民望高企,恰恰反映大多數市民對「香港往何處去」的訴求和願景。
第一,鄧小平倡導的「一國兩制」是前無古人的實踐。如何完整、準確地理解、落實「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促進和諧,推動民主,是中央和港人對下任行政長官的殷切要求。梁振英早在一九八四年就對《中英聯合聲明》附件三作出過獨特貢獻;其後出任《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長,對《基本法》立法原意有第一手了解;接着擔任預委會要職,為香港平穩過渡和順利回歸嘔心瀝血;回歸以來,他一直參與行政會議,長期為香港人服務,對政府施政有透徹認識。因此,大多數市民認定梁振英管治應有其成功底蘊,能避免忽左忽右的偏差,穩妥駕馭大局。
第二,「一國兩制」前提是「一國」。梁振英早在一九七八年就返內地講學,嗣後在計劃經濟的大環境中講解土地使用市場化、城市規劃、招標制度等課題,成為內地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推手之一;其後,他率先在內地開拓測量師行業務,對改革開放國策心領神會,對內地市場經濟發育過程中的正反面事物瞭如指掌。故此,若香港由CY掛帥,憑着他對國情的了解,肯定能妥善處理特區與中央、特區與內地的關係,抓緊CEPA下的商機,把握國家發展的機遇,開拓內地市場尤其是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大蛋糕」,造福香港。
第三,當今香港貧富懸殊,分配不公,特別是樓價高企令社會財富向地產商高度傾斜,引發部分民眾對「地產霸權」、「官商勾結」的質疑和敏感。梁振英出身寒微,深知民間疾苦,並非含着金鎖匙出世之輩,正如其參選宣言所講:「經濟持續發展是香港繁榮的根基,是市民生活的依靠。香港是資本主義自由經濟體,我們不能要求平均分配,但社會各階層,包括中產和基層,應該可以恰如其分地分享經濟發展成果。」照此思路制訂相應措施,結構性失業將會紓緩,八十後向上流動機會當可大增,弱勢群體得以扶持,統籌兼顧工商界和各階層利益而不會「側埋一邊」,社會矛盾有望緩和。因此,市民對CY寄予厚望。
第四,回歸以來,行政主導名存實亡,經濟轉型空喊多年找不到方向,大型基建「議而不決,決而不行」:啟德機場舊址等市區珍貴土地漚草丟荒十多年,「西九」蹉跎歲月;全港百分之八十土地發展、儲備缺乏長遠科學規劃,造就「高樓價、高地價、高租值」溫床;廣大市民成世做「房奴」;高鐵造價由一百七十億元拖足十年變成六百六十九億元;「十大建設」有七項受阻滯;扶貧委員會半途而廢;面對日益熾熱的暴民政治一籌莫展,公權力缺鈣,執法陽痿等。而政府積弱,造成社會核心競爭力下降,不僅經濟總值被鄰近地區拋到後頭,人均GDP也被「小弟弟」澳門「爬頭」,香港被「邊緣化」危機日甚一日。心有不甘的香港人自然寄望較有魄力、有作為的梁振英當特首,穩中求變,帶領大家殺出一片新天地。
第五,擊斃拉登後,美國反恐取得階段性成果,正準備從阿富汗、伊拉克兩個戰場抽身而退,並部署「重返亞洲」,除鞏固日本、南韓這兩個有美國大兵駐紮的「橋頭堡」,還插手南海主權爭端,積極拉攏菲律賓、越南,並對緬甸展開「破冰之旅」,企圖在東盟組織「反華合唱團」,對印度「越洋」到南海湊熱鬧則樂觀其成。在這種「圍堵中國」嚴峻態勢下,香港作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國際金融中心,面對國際政經形勢風雲突變,下任特首是否夠魄力頂住外部勢力干預,關乎國家國防安全和經濟安全,也關乎香港本身穩定繁榮。故此,多數港人希望梁振英這樣硬淨、無辮子在外部勢力手上的領袖掌舵,亦是順理成章。
從深層次因素分析,梁振英民望高企,反映港人求穩定、求和諧、求發展的主流民意,以及對打破「官商勾結」、既得利益勢力「話晒事」格局的求變渴望。不過,事情沒有這麼簡單,民意在下任特首選舉中起不到決定性作用,分分鐘民意敵不過選委會「小圈子」的「圈意」。
眼前就有這樣殘酷的事實:昨日公布政協界別的五十五個選委選舉結果,梁振英的得票竟排在第五十一名,差一點成為要在明年十月自動失去資格的特別委員。按常情、論民望,梁振英是支持度比唐英年高出一倍以上的特首參選人;講地位,梁是全國政協常委,比其他五十四位的大多數都要資深;談貢獻,梁對國家改革開放大業的辛勞、對香港平穩過渡順利回歸的功勞,在當今眾多港區全國政協委員中幾乎無出其右。但到頭來,梁竟然在「小圈子」(選委會)中的「小圈子」(政協界別選委)選舉中,成為除特別委員外得票最低者,這合乎情理、合乎邏輯嗎?此反智結果不是讓CY威信受損,而是令「人民政協」的公信力受損!
令人寒心的是,這一違反常理的「選舉結果」告訴我們,既得利益勢力夠膽冒天下之大不韙,不顧一切、不顧後果地封殺CY。這一點非危言聳聽,而是勢所必然。為了香港好、國家好,我忠告既得利益勢力不應利令智昏。
首先,眾多參選人中,如果一個在社會上低民望的「無能」(引自「維基解密」文件)之輩「不幸」被「拉牛上樹」出任下屆特首,如何面對認受性的「先天不足」及「後天失調」帶來的管治困境?
其次,幾位特首參選人中,假若有人有辮子給若干本地以至外國勢力抓住,萬一爆出性質類似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偷步買車」事件,但嚴重幾百倍的醜聞,其管治腰桿如何硬得起來?
再次,鑑於二○一七年普選特首和二○二○年普選立法會,需要在未來五年構建良好的政治生態,改變以往立法會地區直選反對派與建制派票源「六四開」的格局,若由一個延續本屆政府弱勢、「換湯不換藥」、「新瓶裝舊酒」的人上台,被反對派「擇豬而噬」,「雷公打豆腐,專揀軟來欺」,豈不是讓反對派在未來五年坐大,「為淵驅魚,為叢驅雀」嗎?屆時「雙普選」是誰家之天下,不問而知!我們如何向鄧小平在天之靈交代?
此外,「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香港在做,台灣在看」,如果在社會上有最高民意支持率的特首參選人在選委會拿不到一百五十張「入場券」,或者入場後卻低票出局,反而由一位低民望的人靠「小圈子」出任下屆特首,如此罔顧民意、拂逆民心,必將令「一國兩制」模式對台灣的感召力「一鋪清袋」,對兩岸和平統一帶來消極影響!
心所謂危,相信中央一定對「小圈子」與民意對着幹的嚴重惡果有充分評估與認識,一定不能讓既得利益勢力逆歷史潮流而動,反民意之道而行。否則,肯定會犯歷史性錯誤!
劉夢熊
newnew@oriental.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