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年時間,花園街排檔發生兩次火災,前一次幸未造成人命傷亡,後一次則釀成九死三十多人傷的慘劇。曾蔭權不得不承認災後補救措施做得不夠,食環署也坦白過去對違規排檔執法不力。可惜,後悔來得太遲了。
花園街排檔去年底曾發生三級大火,事後食環署聲稱引入六大措施改善排檔管理。然而,祝融再次光顧花園街,證明當局的補救措施形同虛設,所謂改善管理根本是自欺欺人。這宗悲劇並不是偶然的,月前,《東方日報》及《太陽報》分別專題報道,由於食環署有法不依,執法不嚴,致令花園街排檔違規問題死灰復燃,甚至變本加厲,埋下重大安全隱患,一旦發生火警,隨時一鑊熟。如果當局有所警覺,從善如流,這宗事故本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不幸的是,可以避免的悲劇終於發生,令人感嘆大火無情的同時,更痛恨當局玩忽職守,草菅人命。「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三成九受訪者炮轟食環署規管排檔不力;三成二認為改善防火措施不足;一成六指出,事故為全港排檔消防安全問題敲響警號。
事實上,全港類似花園街的排檔多達二千多個,分布港九新界,這種傳統式排檔有其特色,因而成為旅遊熱門景點,惟其設計簡陋,大量貨物堆積,人群擠迫,加上消防設施嚴重不足,埋下大量安全隱患。尤其是排檔多設於老街,兩邊多為樓齡數十年的高危舊樓,樓內又有大量劏房,可謂陷阱處處,危機重重,隨時釀成奪命悲劇。上述民調顯示,四成九受訪者批評排檔欠長遠規劃,管理方法落後;兩成六擔心類似火警隨時再發生;兩成一強調排檔危機不容忽視。
迫於民意壓力,當局再次擺出亡羊補牢的姿態,強調生命安全不容妥協,要加強對排檔的執法,初步擬倣效女人街,採取「朝行晚拆」措施,並引入扣分制。然而,正如油尖旺區議員指出,「朝行晚拆」同樣是治標不治本,因為檔主可能將附近大廈作為貨倉,這樣做只是將定時炸彈帶上樓。長遠而言,應是減少排檔數目,或將排檔搬遷至遠離民居的地方。
不過,知易行難,要改變行之已久的排檔經營模式,必然阻力重重。當局是否言出必行,有關措施能否得到落實,以及能否消除安全隱患,實在令人懷疑。眾所周知,高官最擅長的不是事前預防,而是事後補鑊,而且補鑊都做得荒腔走板,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到花園街災場視察,竟然重裝出行,做騷的味道濃得化不開。
食衞局攸關市民的生老病死,在周一嶽的無能領導之下,無論食品安全、環境衞生還是醫療系統,無不百病叢生,事故不斷。三成五市民批評他平時懶理,有事才做騷;三成直指其失職,無法解除危機;兩成六炮轟其無能,經常爆大鑊。欲除安全隱患,先究失職官僚。如果港府仍然庸官當道,恐怕殺人悲劇還會陸續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