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貧富懸殊嚴重,這是人盡皆知的事實,但究竟嚴重到甚麼程度呢?有調查機構推算,本港現時有超過一百萬人入不敷支,實在令人咋舌。正如學者所說,貧窮人口不斷增加,不僅影響社會的穩定,亦影響政府的認受性,當局再不好好檢討扶貧政策,合理分配公共資源,民怨終有爆煲的一天。
中大亞太研究所聯同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調查發現,近一成半受訪者表示自己入不敷支,當中近三成四家庭月入低於一萬元;另有七成六受訪者直指,目前貧富懸殊問題嚴重,較今年三月的同類調查上升兩個百分點;更有近四成半人認為貧富懸殊問題已達到不可接受的地步,近六成人覺得政府偏幫有錢人,有官商勾結之嫌。
調查正好說明,港府扶貧不力,資源分配不均,導致民怨高漲,仇富情緒蔓延,當局若繼續坐視不理,社會只會愈來愈分化,情況堪憂。事實上,香港是富裕社會,卻有逾百萬人收入不足以應付基本生活所需,證明在職貧窮情況相當普遍,這既是莫大的諷刺,也是莫大的悲哀。
雖說貧富懸殊並不是香港獨有,而是全世界的普遍現象,但香港的情況特別嚴重,港府絕對難辭其咎。過去香港經濟起飛,造就不少令港人引以為傲的富豪傳奇,然而,隨着經濟環境轉變,年輕人向上流動的機會愈來愈少,他們對前途悲觀失望,自然怨聲載道。問題根源在於港府施政混亂,政策失誤,長期偏重金融業,導致百業凋敝,除了炒樓炒股,根本沒有其他出路;加上當局的政策過分向富有階層傾斜,各行各業都被大財團壟斷,結果造成兩極分化,富者愈富,貧者愈貧。難怪不少基層市民認為有錢人是靠「不好的手段」致富,更有不少人贊成向高收入人士及高檔消費品徵收重稅。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經濟民生問題引發民怨,成為暴力政治的溫床,這就是香港的現實。逾百萬人入不敷支,度日如年,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港府如何自吹自擂,如何粉飾太平,都無法改變社會矛盾日益惡化、民怨不斷升溫的事實。
可以見到,在一片仇富仇官情緒之下,年輕人愈來愈偏激,街頭暴力抗爭無日無之。中文大學去年的調查顯示,多達兩成六受訪者認同以激烈手法要求政府回應訴求,這是一個嚴重的警號,任其發展下去,香港勢必成為動亂之都,後果不堪設想。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香港深層次矛盾千頭萬緒,歸根究柢就是一個問題,貧富懸殊。不患寡而患不均,一個真正負責任的政府,應該認真聽取民意,了解民心,紓解民困,而不是得過且過,敷衍塞責。明年預算案會不會推出長遠的扶貧紓困措施,將是對夕陽政府的最後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