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非類固醇消炎藥物可治療痛症,香港執業藥劑師協會及香港西醫工會關注英國當局早前發出藥物安全警示,指有關藥物或會增加三成患心臟病及中風風險。兩組織提醒市民慎服該類藥物,服用期在兩星期內,期間若見胃痛、血壓提升及水腫等病徵,便應盡快求醫,否則嚴重可致胃潰瘍及影響心臟。另外,協會昨日起推出「個人用藥記錄管理」服務,免費協助病人記錄用藥。
針對非類固醇消炎藥物,香港藥劑專科學院副會長林呂茵茵昨指,若長者服食相關止痛藥兩星期,發現手腫、腳腫令體重增加五磅,便要格外留神,可能藥物已對腎臟構成影響。
因大部分長期病患或年長病者往往需同時服用多種藥物或向多個醫生求診,病人有時會重複服藥,執業藥劑師協會昨日起推出「個人用藥記錄管理」服務,經認證的私人藥療顧問藥劑師將有系統地免費記錄病人所有藥物、藥物過敏等資料,協助病人安全用藥,在緊急情況下醫生可根據記錄救治病人。該會會長鄭綺雯指,目前有十個藥劑師負責該服務,預計短期內可服務三千名病人。登記電話為8101 5771。
另外,該會聯同香港藥劑專科學院推出一個基層醫療藥劑師證書培訓計劃,五十個學員今日上課,學員修畢後將駐守藥房向病人提供七項服務,包括用藥指導及健康教育、病人服藥依從性跟進服務、認可電子藥劑師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