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入風雲:風水輪流轉

本周《經濟學人》的封面是幾個背着行李的人到處找尋工作,意含失業仍是困擾美國的最大問題。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初,國企重組以提升競爭力,導致上千萬工人下崗,當時走在內地城市的大街,都會看到成百上千的下崗工人舉牌找尋工作,結果中國捱過這個難關。風水輪流轉,現今面對失業難關的是美國。

早在美國中期國會選舉時,《時代》雜誌專欄作家Joe Klien撰寫了一個非常詳盡的專題,他駕車由西岸走到東岸,走訪不同階層的美國人,看看他們有何感受。他當時已經指出,美國人是感到非常洩氣甚至絕望,許多美國人覺得美國的黃金歲月已經過去,他們的下一代不可能維持現在的生活水平,而對美國人打擊最大的,就是了無起色的就業市場。

Joe Klien在專題上解釋,讓美國人陷於水深火熱的是兩大因素,一是網絡化和資訊科技發達代替了大量人手,二是全球化吃掉美國數以十萬個職位。美國政府是全球化運動的倡導者,數十年來鼓吹全球化,不但對全世界有利,對美國的利益更為顯著,因為美國最發達,自然佔據最上游、最高增值的職位。

事實上好景不常,在全球化的第一波,美國的確先見其利,可惜往後就陸續見到弊端。中國、印度、菲律賓以至其他國家,不斷搶奪美國中下階層的職位,但美國的中下階層卻無法升格增值,一個船務文員,怎樣努力也不可能成為投資銀行家,結果是肥了美國的上層,中下層就成了犧牲品,所以不少美國人也吐苦水,說美國政府騙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