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水務署助理署長錢柱森昨稱,全面接受申訴專員公署批評部門抄水錶過程的七宗罪,承認工作有改善空間,又指正測試有自動抄讀系統的電水錶,以提高讀錶效率和準確度。有專家指可自動報錶的電水錶於澳洲等地有應用,成本雖較本港沿用的機械式水錶貴兩至三倍,但壽命長一倍,亦可省卻聘請抄錶員的成本。
錢柱森昨在電台節目中承認抄錶員遇到零讀數的處理有改善空間,但否認水務署是「靠估」收用戶水費,是「根據用戶以往的實際用水量作評估基準。」他指當局有一百二十五名抄錶員,當中六十多人定期到全港各區上門抄錶,其餘處理特別情況。
他指,機械式銅水錶長時間使用後會損耗,致讀數不準,而每個水錶的成本約一百三十元,當局每十二年更換水錶一次,每年更換約二十萬個,壞錶會即時更換。
水務署於不同地點安裝了二十個有自動抄錶系統的電子裝置進行測試,探討在不同環境下,系統可能遇到的技術困難和限制。錢柱森稱會否落實使用須先解決技術和操作等問題,也承認電水錶成本較機械式高,又須解決保養、兼容性問題。
工程師學會會長陳福祥解釋電水錶的操作方式,是將已量度的用水量數據化,再透過無線電波發送到當局自動報數,電水錶一般可使用約二十年,較僅得約十年壽命的機械式水錶耐用。不過,他指要在本港應用電水錶,須先解決電源供應、電費誰負責等問題,「全港換錶涉及大量人手,換錶又要停人地水,試清楚先好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