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民怨之所聚 無謂作態假諮詢

曾蔭權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開始諮詢公眾,為吸引社會關注,他又是拍短片,又是建網站,又是透過社交網站作預告,聲稱將把握最後的機會,竭盡所能處理社會當前面對的問題。他還事先揚言,施政報告將重點處理置業困難、貧富懸殊以及人口老化三大焦點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短、中、長期措施,呼籲市民踴躍發表意見。

其實,樓價高企、老無所養以及貧富懸殊不斷惡化,正是本港的深層次矛盾,亦是民怨之所聚,無論是平時的社會輿論,還是剛過去的「七一」二十多萬市民大遊行,無不清楚的表達了出來。曾蔭權本人亦承認,市民已經透過各種方式清晰地表達自己關心的問題。既然對市民的關注心知肚明,港府還要行禮如儀諮詢公眾,豈不是多此一舉嗎?

但問題是,良藥苦口,忠言逆耳,縱然公眾再一次清晰地發表意見,再一次準確地表達訴求,港府會否從善如流卻實在令人質疑。就以房屋政策來說,過去兩年來樓價飆升,多少無殼蝸牛望樓興嘆,要求復建居屋的呼聲不斷高漲,立法會亦通過動議支持復建,連本來最有理由反對的發展商都紛紛轉變了態度,惟令人難以接受的是,儘管公眾諮詢的結果顯示主流民意支持復建居屋,港府竟然以所謂少數人反對「比較肉緊」為由,將復建居屋的建議束之高閣,取而代之的是杯水車薪且遙遙無期的所謂「置安心計劃」,反映其一貫以民為敵的權力傲慢。

長者困境同樣是老生常談,民意一直要求當局多撥資源增建安老院舍,但港府只是象徵式應付,致使每年都有大量長者在輪候期間含恨而終;民意要求設立全民退休保障制度,港府則以各種似是而非的藉口推搪、拖延,企圖以所謂「優化」強積金來蒙混過關。甚至乎,長者希望領取生果金回鄉下養老,亦因為官僚繼續維持不合時宜的限制而遲遲無法實現。連放寬生果金政策這點小事都不願做,所謂重點處理人口老化等問題的葫蘆裏裝的是甚麼藥,不問而知。

本屆政府上台六年多,發表了六份施政報告,次次都誇誇其談,甚麼「二十年來最好」、「十大建設」、「六大優勢產業」、「伊斯蘭債券」等等,吹得天花亂墜,可惜這些大計不是信口胡謅,無疾而終;就是好事多磨,為下屆政府埋下地雷。試想想,六年多時間尚且一事無成,港府聲稱要在最後一年處理多個棘手難題,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也不會有多少人相信。

這就難怪,公眾諮詢剛開始就有不少人潑冷水,直指港府「視民望如浮雲」的作風未改,對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不寄希望,假諮詢不要也罷。

然而,不管這是假諮詢還是真諮詢,今後的一年將是港府將功補過的最後一次機會,既然高官重申要「做好呢份工」,要奮鬥至「最後一分一秒」,市民不妨拭目以待。還是那句話:人在做,天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