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童肥胖趨嚴重,每五人有一人肥胖,家長讓子女參與體育活動,卻多是為了能進入心儀學校。浸會大學體育學系教授傅浩堅指出,家長強迫子女參加太多體育活動,不但影響小朋友心智發展,更可能令他們的骨骼受傷,造成永久性傷殘。他稱想小朋友身體健康,應自小培養運動習慣,家長樹立運動榜樣,才能事半功倍。
傅浩堅表示,想子女健康,家長首先要調整心態,不要逼子女每天長時間運動。「有人游水游得比較好,有人游得不太好,家長不要期望小朋友能做到世界冠軍。」最重要是小孩肯開心學習。
傅續稱,運動可以有助兒童肌肉發展,家長為子女選擇體育活動時,不應過於專注某一兩項運動上,以免得身體發展欠全面。小朋友都是貪玩、好奇和活躍,運動時碰傷和撞瘀的機會也較高,家長不必過度保護,讓小孩自由學習。
不少家長親自教子女做運動,傅教授不表贊同,因容易教錯技巧,建議向專家請教。家長亦應根據孩子們的能力和發育程度編配體育活動,同時要避免孩子參與撞擊性運動如拳擊等,以免令協助骨骼生長的生長板受損,造成永久性傷殘。
浸大許士芬博士體康研究中心早前調查發現,二十五歲至三十九歲港人的生活方式最不健康。當中近七成半女士及六成三男士每周做運動少於一次。負責該調查的傅浩堅表示,大部分家長屬於這個年齡組別,子女會參照家長而不肯多做運動。
曾奪得三屆南棍、南拳世界武術冠軍的鄭家豪表示,由於父親也有習武,令他在耳濡目染下愛上武術。他笑言運動令他和父親建立了良好親子關係,他建議家長應每星期抽一至兩小時和子女一起做運動。「身教重於言教,家長不應經常說自己沒有時間而不肯做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