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看今朝:進得來 留得住 有作為

香港高校內地招生最近結束。據悉,港大今年在內地招收了包括北京市三名文科狀元在內的十七名省市級高考狀元。另據報道,北京市今年四名文理科狀元全部被港校包攬。而且,自二○○五年至二○一○年,北京市文理科共有十七位狀元,其中十一位選擇來港校就讀。

內地學子放棄過去趨之若鶩的北大、清華,轉而選擇港校,已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不能不說是香港學校辦學的成功。香港作為國際大都市的優勢固然重要,而近年港校與國際高度接軌的辦學體制,以及香港本身「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確有其吸引之處。

港校招來狀元,特區政府攬來了優才嗎?近年來,特區政府在招攬人才方面先後出台了「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等政策,以便「廣開門戶、廣納賢才」,構築香港人才戰略高地,這無疑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其影響力和實際效果卻遠不如港校招錄狀元那麼大,這就不免要讓當局深刻檢討和深刻反思政策成效。

學術研究、教育、商業、貿易、藝術、文化等是內地人才申請來港工作的主要行業。據統計,截至二○一○年底,超過一千八百名優秀人才獲准入境申請;而去年獲准在港工作的內地人便有近七千五百人。

引進人才重要,留住人才、充分發揮他們的引領作用更重要。當局必須更重視建立人才在港安居樂業的配套,更注重創造人才「進得來、留得住、有作為」的環境。惟有如此,港府方能攬來人才,香港也方能成為聚集精英人才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