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種猩紅熱 校園大爆發

衞生防護中心委託香港大學醫學院研究,終於破解今年猩紅熱不尋常大爆發的原因,發現致病的甲類鏈球菌出現變異,多了一條本港前所未見的基因,可增強傳播能力。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曾浩輝昨警告,今年是猩紅熱爆發「最嚴峻的一年」,預料高發期將延長至整個夏季,不排除細菌變種後會有校園爆發風險,再三提醒學生要保持個人衞生。香港醫學會兒科專科醫生謝鴻興呼籲,醫生勿再為猩紅熱患者處方已呈抗藥性的抗生素紅霉素。

今年最嚴峻 病例創新高

猩紅熱今年不尋常大爆發,更造成十年來首宗死亡個案,今年截至上周五錄得四百一十九宗病例,創歷年新高。曾浩輝稱,單是六月份已有一百四十二宗個案,較五月份錄得一百宗多。今年個案中,九成三屬十歲以下兒童,以四至七歲患者最多,預計個案升勢仍會延續多幾個月。

曾浩輝表示,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抽取一名感染猩紅熱後併發敗血症的六歲男童的樣本,將甲類鏈球菌基因整個列出,結果有驚人發現,菌株多了一條基因,令細菌傳播性更強,相信是造成今年猩紅熱大爆發的原因,但暫未發現有新的基因引致細菌毒素更勁。他表示,港大會繼續研究細菌之間會否出現交叉感染。根據文獻記載,甲類鏈球菌其中一款speA基因與猩紅熱關係最密切,但早前不幸感染猩紅熱死亡的赤柱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七歲女童,她的甲類鏈球菌並無相關基因。

對抗生素紅霉素呈抗藥性

曾浩輝強調,絕大部分猩紅熱個案病情輕微,但可併發敗血症、腦膜炎或肺炎,嚴重者甚至死亡。現時僅一成個案在校園內病發,但新增的細菌基因可增傳播性,不排除未來有校園爆發猩紅熱。他提醒家長,病菌主要透過呼吸道分泌物傳播,兒童進行集體活動要避免親密接觸。

香港醫學會兒科專科醫生謝鴻興亦提醒,猩紅熱患者會發高燒、扁桃腺發炎、皮膚如「沙紙」粗糙、舌紅如士多啤梨、按身上的疹時,紅色會退,家長發現子女有以上病徵應盡快求醫。他又指,猩紅熱可以抗生素治療,但部分甲類鏈球菌對紅霉素呈抗藥性,建議醫生選用盤尼西林類抗生素。獲適當抗生素治療者,四十八小時內可退燒,若服藥一至兩天未見好轉,必須覆診或更換抗生素。

醫管局表示,與衞生署保持聯繫,提醒公立醫護人員加強監察。公立醫院已採取感染控制措施,如飛沫傳播防護措施。

猩紅熱感染今年急升

1月 34宗

2月 24宗

3月 44宗

4月 75宗

5月 100宗

6月* 142宗

總數 419宗

*截至17日

資料來源:衞生防護中心

想跟阿叻一同切磋賽馬心得,立即登記參加「靈活至叻爭霸戰」啦!

第一手消息請瀏覽on.cc 東方互動《即時新聞》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