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入風雲:屋漏更兼逢夜雨

現時樓宇炒家的最大護身符,就是「八萬五」,幾乎任何阻止樓價上升的政策和措施,都會扯到「八萬五」頭上。

對於「八萬五」,大家不妨坦白討論。在那個時段,全亞洲的房地產都下跌,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無一幸免,那香港房產出現的崩潰,是不是可以完全歸咎本地的房屋政策?日本沒有「八萬五」,房價跌了二十年!「八萬五」這個數字,其實講多過做,增加供應量,不錯,對樓價有平抑作用,但更大的因素,是實質經濟的表現。

過去四、五十年來,香港樓市不是未經過考驗,數跌市,一九六七年、一九七三年、一九八二年、一九八九年、一九九五年,都出現過時間長短、嚴重性不一的跌市,為何市民印象都沒有一九九七年之後那次嚴重?

九七那次跌市,不只針對炒家,連一般普通置業人士也受影響。負資產固然聞者色變,但光是負資產還不算要命,另外一個致命打擊是高失業率!

九七年前任何一次跌市,都沒有同時遇上幾個危機連環打擊,房產泡沫爆破,亞洲金融危機是公認的肇因,另外還有兩個炸彈,一是紅籌股泡沫爆破,二是科網股爆破,這些因素直接影響實體經濟活動,也影響就業。如果只是負資產,還可以用其他方法應對,反正樓宇用來自住,資產是正是負,都無大關係,但負資產遇上高失業率,則就是屋漏更兼逢夜雨,雙重打擊,守無可守。

所以,我們面對當前地產市道,要看事實,要講公道話,香港的利益,不是由炒家和地產商的利益來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