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署常鼓勵市民加入寄養家庭行列,但在通脹率高企的今天,寄養家庭每月獲發放的寄養兒童生活費,只於四月起新財政年度微增十四元,每日不足五角,難以應付物價增幅,加上署方只對照顧輕度智障兒童的家庭給予額外獎勵金,漠視其他照顧有特殊需要兒童的家庭所需。有寄養家長坦言,單是奶粉及尿片的開支,每月便要花千多元,以現時獲發放的生活費,根本捉襟見肘。有團體建議,當局應參照寄養兒童的年齡、特殊需要及物價以釐定發放相關的生活費。
現時寄養家庭每月獲社署發放的寄養兒童生活費為三千零七十四元,寄養家長並可獲得一千五百三十四元的獎勵金,前者用作支付兒童生活開支,包括食物、衣服及交通費等。
雖然每個家庭在接待新寄養兒童時,會收到一千五百一十六元的一次過津貼,作添置必需品之用,惟照顧嬰兒的用品繁多,以照顧寄養嬰兒的黎太為例,她為嬰兒購置嬰兒床、嬰兒車及玩具等用品的費用,已超過津貼金額。另一名寄養家長朱太亦表示,她每月購買奶粉及尿片已花去近一千五百元,加上嬰兒用沐浴露、爽身粉、濕紙巾、衫褲鞋襪等也紛紛漲價,足見署方發放的寄養兒童生活費,根本未能抗通脹。
不過,對於要照顧患有唐氏綜合症兒童的寄養家長陳太(化名)來說,她面對的經濟壓力更大。她照顧的兒童已三歲多,但仍未「戒奶」、「戒片」,更有聽障,說話及進食能力也較弱,並常有皮膚敏感等健康問題。陳太要不時帶他往私家醫生求診外,亦要購買質料較好的衣物,以及營養師指定的奶粉及營養粉。
根據署方規定,如像陳太照顧由社署擔任監護人的寄養兒童,其學費、校車費及覆診費等,均由社署支付,但照顧唐氏綜合症患者的起居生活所費不菲,陳太指,即使她以獎勵金補貼開支,仍不足夠。
雖然社署現時會向照顧輕度智障兒童的家庭發放每月約二千三百元的獎勵金,較一般的獎勵金多百分之五十,但因醫生評定陳太照顧的兒童屬遲緩,非輕度智障,故此未能申請較多的獎勵金,幫補開支。
就署方釐定寄養兒童生活費或獎勵金的準則,社署指是調整自整體物價。不過,根據社署過去四個財政年度微調寄養兒童生活費的比較,平均每年只增加約四十三元,而今個財政年度更只較上個財政年度微增十四元,僅增加百分之零點四六,與目前本港百分之四點六的通脹率相距甚遠。
母親的抉擇寄養服務主任劉小草表示,雖然部分殘障寄養兒童可申請綜援,並用社署發放的醫療豁免紙免費使用政府診所的服務,但不少寄養家長如陳太般,因怕耽誤病情而選擇帶他們看私家醫生,加上部分殘障兒童行動不便,變相令照顧他們的寄養家長花去不少醫藥費及交通費。
「照顧有特殊需要兒童嘅寄養家長,除咗用多啲錢外,亦都用多好多心機同時間。」劉建議政府應發放額外獎勵金予該些家長,並按照寄養兒童的不同特殊需要增加其生活費的金額。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寄養服務總協調主任陸綺萍亦指,照顧不同年齡的寄養兒童,所需開支均有所不同,建議政府將寄養兒童年齡列入調整津貼金額的考慮因素,並按照物價水平調整金額。
社署發言人表示,曾分別接獲寄養家長、機構及照顧非輕度智障但有特殊需要兒童的寄養家庭意見,指通貨膨脹對寄養兒童津貼帶來壓力,以及反映提供額外資助的意見。
文:林璐菁 圖:吳啟偉、葉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