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卡恩被捕,引伸出世界對於國際金融秩序未來變化的兩個疑問。
第一個疑問,卡恩被捕使人擔心IMF對於歐洲多個負債國家的拯救會否變薄弱,讓歐元區的將來帶來變數。卡恩在位期間,領導IMF協助歐元區國家應對主權債務危機不遺餘力,在對希臘、愛爾蘭和葡萄牙的巨額救助中,IMF和歐元區國家按照1:2比例共挑重擔,乃史無前例,但同時引起部分非歐元區國家的不滿,有發展中國家更認為IMF只幫助歐洲,卻沒有對發展中國家表露出絲毫關心。
有歐洲學者擔心,卡恩辭任IMF總裁,缺少一個挺歐派,或多或少會影響IMF救助歐洲的力度。亦因此,卡恩被捕後歐元區股市應聲下跌。卡恩被捕前後,正值歐元區財長會議商討希臘債務問題,有關憂慮更是甚囂塵上。
另一個疑問,卡恩辭職,由誰頂替總裁一職。一直以來,歐洲與美國分別擔當IMF與世界銀行的領導人物。但是,近年來發展中國家的實力得到提升,繼而追求在國際事務上的更多話語權。卡恩去年底曾說,世界經濟格局發生轉變,由歐洲人出任IMF總裁的時代應該結束。如今,卡恩提早下台,IMF總裁繼任人會否由非歐洲人出任,仍屬未知之數。
從這兩個疑問中,又可以看到IMF的另一個問題。IMF理應是一個集體思考、集體決策的國際性組織,不應該受到個別人士的影響。如果以上兩個問題居然成為IMF中人的憂慮範圍,那就說明IMF的結構本身有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