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五十年代的天台學校、七十年代的「火柴盒」式小學,至廿一世紀落成的千禧學校,本港學校的建築特色,印證時代變遷及教育政策的演化。有曾任教天台小學的資深教師慨嘆,從前的學生在惡劣環境下上課,磨練堅忍及刻苦態度,反觀現今學生物質資源豐富,學習態度反不如前。
位於香港教育學院的香港教育博物館舉辦香港學校建築展覽,展品包括多張歷史圖片及文件、十個學校模型、建築圖則等等,展示二次大戰後本港學校的建築演變,當中充滿香港特色的天台學校,見證在五十年代為應付急速膨脹的小學人口,徙置大廈出現大量為附近居民提供教育機會的天台學校。
執教鞭五十多年、曾任教天台小學的黃健明稱,當時的天台小學樓底矮、無風扇,一班有四、五十人,超收學生不時要「走鬼」,課室之間僅用壁報板間開,設施雖然簡陋,但學生勤力用功,「有書讀已經好開心」,師生關係密切,他現時仍與畢業多年的學生有書信來往。
前教育署高級助理署長徐守滬見證百多間學校落成,「試過一年要起廿幾間學校,個個月都要巡地盤」,他笑言不同時代會遇到不同的建校問題,如八十年代需在新市鎮興建大量小學,當時要預留位置讓學校在日後擴建或改建為中學,配合當區的人口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