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香港食住支出過高

香港統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住房和食品支出在港人消費中比重上升,兩者比重都高於日本及新加坡。

在食品消費方面,國際間從十九世紀便沿用「恩格爾規律」來分析經濟的發展程度,食品支出佔收入的比例會隨着生活水平提升而下降。○九年,北京宣稱其生活水平已達到初等發達國家,引據之一是恩格爾系數降至百分之三十三。香港人均發展水平遠高於北京的平均數,故香港食品消費比重增加反映着生活水平下降。當前香港還優於北京,但據統計處指,各類基本食品價格大漲,反映在收入不增或微增下食品通脹的消極作用。

不過,香港最突出的是住房支出比重的增加。在這方面,新加坡和日本分別只佔百分之二十五點五和百分之二十點四,與香港的百分之三十一點七相差頗大,反映的不是香港因樓價貴而生活水平上升,而是剛好相反,生活水平相對下降,這應是在扣除旅客消費後,港人消費低迷的理由。由於住房支出多是用於償還房貸,樓價貴又使居住空間不會增加,這在本土經濟產生了負面的乘數作用。

另一方面,收入大部分歸於地產商,更助長他們的壟斷地位,對香港經濟的競爭情況、市場發展乃至增長都不會有所改善與推進。因此,住房支出佔的比重上升,是香港經濟結構變壞的迹象乃至警號。日本、新加坡的發展水平都高於香港,住房支出比率反而較低,而且住房擁有權頗高,值得香港學習、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