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江山:「六四定律」成因

香港回歸以來,在歷屆立法會地區直選中,反對派得票率分別是:九八年獲六成二,○○年獲五成七,○四年獲六成,○八年獲五成七,基本上徘徊在六成,建制派得票率一直是四成左右。

為甚麼香港回歸祖國已將近十四年,愛國愛港中堅力量的建制派與反對派在直選博弈中仍居於下風呢?這裏有着深刻的歷史根源和社會淵源:

一,港英一百五十多年殖民統治造成與祖國疏離感克服需時;二,香港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存在決定意識」,因而派生與內地社會主義制度差別很大的價值觀;三,過渡期港英所作的「民主拒共」部署依然發酵;四,相當部分港人是三次「大逃港」移民,有「恐共情結」;五,內地民主、法治、人權尚未完善,對部分港人情緒有影響;六,回歸以來港府處於弱勢,也讓建制派背上包袱;七,外部勢力對香港事務的干預等。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六四定律」決非偶然。

人大常委會批准本港二○一二年政改方案後,香港開始邁入普選時代。面對「六四定律」,建制派須有危機意識,思考的重點是:如何避免二○二○年普選產生由反對派佔大多數的立法會?這將關係到「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向上提升抑或向下沉淪。

古語有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若掉以輕心或故意迴避而不妥善訂出應對之策,必將犯歷史性錯誤!反過來,只要預見到危機,化解便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