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海 洋

日本四面環海,福島核電站核安事件到底洩漏多少輻射物仍然未明,但沿海環境受到的污染已逐步浮現,更大的遺害是一旦輻射塵被海洋生物吸收,並於海洋生物食物鏈上積聚,或將影響全球海洋生物,危害海產食品的安全,人類進食受污染海產,危害健康。

體內積聚 隨鏈而上

「如果啲輻射物依附喺有機物度再進入海洋生物體內,生物又唔可以將呢啲輻射物排出體外,仲會喺體內積聚,甚至沿食物鏈積聚落去。」香港大學海洋和淡水生物學系副教授梁美儀解釋,輻射物進入海洋雖會隨距離增加稀釋,但仍有可能被海洋生物吸收,並進入海洋生物食物鏈,淺水區的蠔、扇貝等吸入輻射物的機會更高。

淺水區直接受到污染,深水區亦不能幸免。香港城市大學生物及化學系副教授林漢華表示,輻射物鈈可以沉積到海底的泥層,令海藻受污染。「海藻係成條海洋食物鏈嘅最底層,支撐整個生態系統,如果海藻受污染,就會影響晒成條食物鏈!」因為海藻是海洋微生物的食物,而微生物是小型魚類或貝類的食物,污染會跟隨食物鏈拾級而上,令整個海洋生態都受污染,造成比一九八六年切爾諾貝爾核電站爆炸更嚴重的災難,「切爾諾貝爾核電站喺內陸,對海洋生態嘅影響相對輕微;但今次核洩漏喺海邊,造成嘅影響可以話係史無前例。」切爾諾貝爾是史上最嚴重、唯一被列為第七級核爆事故,其釋放的輻射物質劑量是投在廣島核彈的四百倍。

輻射魚將游遍全球

雖然今次福島核洩漏事件只列為第五級,但受影響範圍卻更深遠。林漢華指出,由於生物具流動性,大型魚類如吞拿魚、鯨魚等的活動範圍可遠達半個地球,所以輻射魚隨時游遍全球:「最壞嘅情況係影響埋成個太平洋沿岸地區,包括美國、南美洲嘅智利等。」

雖然本港不在受污染海域範圍,但亦不可掉以輕心。漁農界立法會議員黃容根提醒,本港或內地漁民無法進入日本海域捕魚,但會到鄰近的朝鮮海捕魚,或有機會把受輻射污染的海產帶回本港,認為政府加強對日本進口食物檢驗的同時,亦應抽檢由其他地方進口的海產,「由災區運嚟嘅食物梗係要驗,仲要驗埋其他地方入口嘅海產,咁先可以令市民安心。」食環署發言人表示,現時在機場及水路進口的日本鮮活食品,食物安全中心會作輻射水平檢查,滿意後才放行,至於其他食品則會繼續在入口、批發及零售層面抽樣本作輻射水平檢查。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