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核洩漏危機前途未卜,輻射塵雖未有直接吹向本港,但福島縣的牛奶及茨城縣的菠菜已驗出輻射水平超標,輻射危機逐步浮現,隨時入侵食物鏈,影響人類,後果難料。多名學者及專家指出,輻射可以從水、陸兩路,經海藻及候鳥進入生物食物鏈,危害地球上的生物,令位居食物鏈頂層的人類受到波及;更警告福島今次核洩漏所引發的生態災難,可能比切爾諾貝爾核電站爆炸更為嚴重,港人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圖/文:專案組
在陸地方面,受核污染雲層除可飄到日本以外的地區外,輻射塵經雨水降落土地,土地長出輻射植物,動物吃掉輻射植物,最後輻射就經食物鏈轉移到人類。而候鳥更隨時成傳播媒介,將輻射物帶到香港,防不勝防。
中文大學生物化學系副教授何永成指,核電站洩漏的放射性物質隨風散落在日本及鄰近國家的土地,亦會污染雲層透過雨水降落地面,無論植物還是動物都可經接觸、吸收或吸入該些物質而受輻射感染,最後經食物鏈將物質轉移到人類。
而放射性物質的半衰期有長有短,每經過一個半衰期其放射能量會減半,其中銫-137的半衰期長達三十年。綠色和平項目主任古偉牧便稱,動植物如吸收到放射性物質,若未有即時死亡,輻射會一直殘留在動植物內,「人類食咗呢啲動植物,就會吸收咗放射性物質,物質會一直喺人體內不停釋放輻射,增加患癌機會。」
禾花雀飛日勢中招
何永成又說,候鳥亦可能成為傳播媒介,「如果候鳥飛到受輻射污染地區,食咗當地動植物或接觸到放射性物質,再飛去其他國家,就可能將呢啲物質傳開去。」但他強調,放射性物質對人體的影響須視乎其吸收劑量的多寡。香港觀鳥會前主席張浩輝則指,極北柳鶯、黃眉柳鶯及禾花雀均於三月至五月飛往日本繁殖,然後秋季飛回香港,呼籲市民不應食野味,以免影響健康。
日本若吹東風,鄰近日本的中國、俄羅斯、南北韓等地均可能受輻射影響。浸會大學生物系教授翁建霖擔心,除當地農作物受污染外,被污染的雲層亦可能令輻射擴散,「屆時要睇核電站釋放出幾多輻射,亦要睇風向。」他建議,政府須密切留意進口食品有否受污染,並作出抽驗,甚至考慮禁止食品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