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不少受痛症困擾的病人均有服止痛藥習慣,惟澳洲醫學專家近日警告,長期服用含「布洛芬」(ibuprofen)的止痛藥,或致腎小管性酸血症,致心律不整及肌肉受損等。當地醫院近期接獲四宗同類個案,其中一名病人並未服用建議最高劑量亦出事,提醒醫護注意該類藥物潛在風險。
澳洲珀斯及悉尼的醫護人員於最新一期《澳洲醫學期刊》發表報告,指部分布洛芬中毒個案出現腎小管性酸血症,該症會令血液中的鉀水平下降,引發心律不整及肌肉疲勞麻痹等,嚴重者甚至可危害性命。珀斯一間醫院曾接獲四宗類似個案,其中一名四十五歲婦人因嚴重牙痛,每日服用近五十粒含布洛芬止痛藥,即超過十四克;但另一名受背痛困擾的四十歲男士,每日服用少於十粒,未達最高建議劑量,仍出現併發症。全部患者入院補充鉀質後皆可康復,留院最長的達三星期,報告提醒醫護人員應留意此類毋須醫生處方止痛藥的潛在風險。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副會長崔俊明指,布洛芬屬於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於歐美等地是繼撲熱息痛外最常用的止痛藥,甚至可毋須醫生處方自行購買,於本港則需藥劑師監售。他指該類藥物的副作用包括腸胃不適及令哮喘惡化等,惟以往學術界較少提及會引致腎小管性酸血症等致命情況,相信或因該藥愈趨普遍,令隱藏副作用陸續浮現。
他指出,該藥的建議劑量為每日不多於六百至八百毫克,一般只應用於急性痛症,建議市民不宜長時間服用大劑量止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