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究竟人類長期接觸或食用含輻射的食物,會造成甚麼影響?有生物及化學系學者指出,人類接觸過多放射性碘,會影響甲狀腺功能;而放射性銫更會游走體內多個不同的器官。若人類長期接觸這類含放射性物質,相信患癌或生畸胎的機會將隨之增加。
中文大學生物醫學學院徐國榮教授便表示,日本雖驗出食物受輻射污染,但目前情況並不嚴重,呼籲市民毋須過度恐慌。他指出,以當地驗出牛奶受污染為例,即使每日飲一杯、連續飲一年,身體所吸收的輻射量只有十毫希,相等於人體接受一次電腦掃描檢查所吸取的輻射量。他強調,過往有研究發現,人體要一次過吸收一千毫希的輻射,才能令患癌機會增加零點零八倍,若以日本暫時的輻射污染程度作評估,未見對人類食物安全有明顯很大的影響。
徐國榮說:「食物本身都有輻射,人體每日食嘅嘢都有金屬,最重要符合安全水平」。徐教授直言,今次事件反映市民的心理作用及恐慌,大於實際帶來的影響,呼籲市民不要陷於過度驚慌。
城市大學生物及化學系副教授林漢華則認為,如人類接觸或食用含過多放射性碘的食物,會影響甲狀腺,甚至增加患癌機會。
至於放射性銫,則會影響人體內多個器官,甚至生殖器官。他表示,若人類長期接觸放射性碘或放射性銫,患癌症或生畸胎的機會將會大為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