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餸菜兩個月貴2%

通脹率飆升,工聯會一個「兩餸一湯」定期街市格價行動發現,全港街市的相關食材價格在短短兩個多月錄得平均百分之二升幅;同時又發現,高收入住戶區域的月入中位數較低收入地區高出近倍,但購買指定餸菜的花費只相差一元,反映基層的生活壓力極大。工聯會批評政府壓抑通脹不力,更炮轟食物環境衞生署及領匯瘋狂加租,令檔主被迫加價轉嫁市民身上。

工聯會社會事務委員會今年一月起,每月到十八區各一個指定街市,買十二両鯇魚二両梅菜、一斤菜心和六両牛肉、半斤番茄、半斤薯仔和半斤瘦肉湯等食材,炮製兩餸一湯家常菜,結果發現,短短兩個多月,相關食品價格錄得百分之零點七至逾百分之七不等升幅,平均升幅百分之二;升幅最高為沙田區正街街市,一月時買齊指定食材需七十六元,本月初已加至八十二元。

葵青區收入低 菜價差不多

買餸最貴則為灣仔街市。但工聯會社委副主任麥美娟稱,發現了一個畸形現象,灣仔區住戶的每月入息中位數為二萬七千元,全港最高,較葵青區高近一倍,但在灣仔街市買兩餸一湯需八十八元,在青衣也要八十七元,只差一元。她擔心,行動不便的長者格價後,要跨區買餸也不易,窮人被迫買貴餸,批評政府在壓抑通脹方面做得不足,又炮轟食環署轄下街市及領匯加租,令經營者被迫加價,市民百上加斤。

居於青衣的劉太表示,該區街市的食材去年中起不斷加價,三十隻雞蛋去年只需十八元,今年一月已加至三十元,故她去年底開始跨區到荃灣買餸,她道:「唔好當我羊牯」,且刻意在收檔前「出擊」,因售價更為便宜,每周平均可省下十多元。

居於青衣的黃太則於去年開始加入團購行列,但發現團購價格也在上升,去年廿五公斤白米只售二百元,近日加至二百四十元。

Money18 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