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明鏡:中日結構性矛盾未改

被外界視為鷹派的日本外相前原誠司,就職不到半年便因收取外國人政治獻金而下台。有評論認為,這對於修復中日關係有利,但事實上,日本菅直人政府不會因此大幅調整外交政策,更為重要的是,中日兩國間的結構性矛盾也不會因為前原下台而改變。

日本民主黨內部的政策分歧,其實大於該黨與在野自民黨的分歧。民主黨首任首相鳩山由紀夫,與現時被菅直人停止黨權的小澤一郎,有個理想就是要使日本變成「正常的國家」,由此就要擺脫美國的控制,而要擺脫美國則要借助中國的力量。因此,鳩山執政之初,大幅提高中日關係熱度,並且提出擺脫美國的東亞共同體的構想。但是,因為其「疏美」的路線觸犯美國的利益。美國在普天間機場搬遷等問題施壓,逼鳩山不得不辭職黯然下台。

繼任者菅直人固然年輕時也曾是反對《美日安保條約》的學生領袖,但是,政治現實逼其回到親美路線。前原因為有做首相的野心,因此在對華對俄外交上逞強以累積政治資本,孰料栽在了政治獻金醜聞之上。

事實上,中日關係之球在日方。日方要利用中國市場,維持良好的中日經貿關係,但是,日本對中國崛起又存在高度的戒備心,同時在釣魚島、東海等領土問題及海洋權益上沒有退讓的空間,這幾點其實是日本朝野的共識。所以,不要說菅直人政府不會改變親美路線,就算選一個「知華派」任外相,也不會有改變基本政策的空間。於是,球又回到中國。三禪以為,中國強中日關係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