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項研究發現,在囚人士的子女往往未獲告知父母入獄的真相,在長期不知父母去向的環境下成長,導致較多出現攻擊性行為、注意力及社交等問題,而這些孩子的照顧者,亦因矛盾於應否向孩子道出其父母在囚事實而患上抑鬱。研究機構建議,照顧者應恰當地向孩子透露真相,並促請港府運用關愛基金,資助為在囚或更生人士家庭而設的專門家庭服務。
本港約有一萬一千名在囚人士,估計有九千名在囚人士及其家人需協助。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崔永康與香港善導會合作,於去年研究在囚人士子女成長發展,共訪問了八十名照顧者及其孩子,結果顯示照顧者在生活中面臨很大壓力,有六成五患不同程度抑鬱,有一成八更屬嚴重抑鬱。
調查又發現,由於入獄並非光彩事,故很多照顧者不知應否告知孩子真相。研究便發現,約三成六受訪照顧者承認,其照顧的孩子並不知父母入獄消息,而這組別孩子中,較多出現注意力問題、攻擊性行為及社交問題。
崔永康分析指,研究結果反映無辜的兒童往往成為「受害人」,從研究及前線社工經驗得悉,不少在囚人士子女容易因不知父母去向而亂發脾氣,嚴重的甚至會扭斷他人手臂以圖發洩,故照顧者應恰當地向相關兒童透露父母在囚的消息,藉以處理情緒及行為問題,讓兒童適應家庭的轉變。
軒仔的母親十二年來常進出監獄及戒毒所,父親則失去聯絡,軒仔一歲起便由法庭頒令交外祖母照顧。
軒仔婆婆稱,多年來不敢告知軒仔其母入獄消息,但隨着軒仔漸長,性格亦變得愈暴躁,常與同學打架,並反過來責怪婆婆。軒母最終決定親口將真相告知孩子,軒仔不但無再責怪婆婆,還發憤讀書。
小生的父親亦是在囚人士,小生因不知父親去向而經常發脾氣,直至父親寫了一封兩頁紙家書向兒子道歉,小生不但原諒父親,還主動要求探望,親子關係大為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