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東廊橋躉移位,專家估計附近挖掘工程導致水土流失為最大「疑兇」,雖然路政署已即時推多項措施「施救」,但學者認為措施只能穩定移位,但最大的關注是不能讓移位惡化,所以續後勘察不能掉以輕心,除橋躉結構勘察外,亦應作海底勘察詳細了解泥土流失情況。土木工程學者及工程師均相信東區走廊沒有即時危險,毋須封廊及限制車流量。
昨有到現場視察的工程師黃澤恩估計,橋躉移動了兩厘米,與路政署交代的相若,而橋躉附近近岸的打樁工程令水土流失,移位與打樁挖泥有莫大關係,而肇事地盤附近馬路有多條新近形成的裂紋,就是水土流失的最有力證明,因為裂紋有水滲出,而且新近形成,因此打樁工程為最大「疑兇」。工程師學會會長朱沛坤亦相信移位很大機會是與附近挖掘工程有關,目前挖地工程停工,當局已進行加固及防護工程,但當局必須清楚找出原因。
理工大學土木及結構工程系副教授林少書到現場視察後指出,橋躉上裂縫目前只有一至二厘米,並無即時危險,但不可掉以輕心:「二厘米仲可以接受,暫時唔會有太大問題,但承建商應盡快進行地基及海底勘察,確保情況不再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