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自願」私營醫療保險計劃諮詢結束。對政府力陳私營醫療、醫保流弊,擬插手規管,市民不會反對;而政府更以此偷換概念,宣稱市民整體支持自願醫保計劃。這是否屬實?
計劃重點是動用五百億公帑補貼,誘騙市民投保。利誘對部分已購買、欲購買,或拿不定主意購買私營醫療保險的市民具吸引力,但他們既非社會上最需受助一群,亦非社會多數。若以政府應否用公帑補貼這些並非最需受助小眾為題進行公投,幾可肯定反對者佔大多數。
動用公帑補貼非必要的私人消費、私人企業,是否與「改革」的不變定律有關?難道不先輸送更多利益予既得利益者,改革便無法成事?例如要私營醫療保險稍為放寬受保條件,便得先令更多人投保,讓保險公司先賺一筆。這正是美國不少國民對奧巴馬醫療改革不滿的原因,未見保險有何改善,先見政府動用大筆公帑補貼無力投保人士投保。
要私家醫生、醫院增加收費透明度,動力亦是先向他們輸送利益,讓他們透過「自願」醫保獲得更多生意。
動用公帑輸送利益給私營醫療、醫保,只屬權宜之計,一旦大量市民上當投保,既得利益者直接從新增投保人榨取的利益遠超公帑補貼時,便是政府停止或削減補貼時機。可以預計,終生交保險費為既得利益者提供利益、幫政府減輕醫療承擔,所獲醫療卻未見得可因而改善,投保者將成此騙局最大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