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曾蔭權到北京述職,中央領導人在肯定特區施政成效時,都會提點未來港府應特別重視的事情。今年也不例外,不一樣的是,領導人較具體地要求曾蔭權做好「三件事」。
保持金融穩定、解決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矛盾,以及抓緊謀劃未來,這三件事其實相互緊扣,缺一不可。金融體系之穩定與競爭力,是香港大都會型經濟之本,也是最重要且絕對不能動搖的首要支柱,但政府施政必須能切實回應市民的訴求,化解矛盾,着力改善民生,只有這樣,才能保持政局的穩定。
而政府對未來的規劃與有序推動經濟向前發展,為的是要讓長期繁榮穩定打下堅實的基礎,改善民生要有經濟發展作為物質基礎;同樣不能忽略的是,香港不能單一依靠金融經濟,如此難以養活七百多萬人,必須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及培育新產業。
多年來,香港過分依賴金融、地產及基建,以此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實在難以為繼,尤其是全球化速度加快,金融經濟的波動極大,兩年前爆發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其餘波至今仍困擾美國及歐盟兩大經濟體,香港亦深受其害。
金融經濟不穩定的深刻教訓,令港人痛定思痛,要求特區政府下決心謀劃長遠發展,一方面未雨綢繆,做好各項配套準備,同時要花大力氣推動六優產業加快成長。
以旅遊業為例,雖然多年來貴為支撐香港經濟的四大支柱之一,可是旅遊基建的配套並不穩固,以打造具吸引力的新景點為例,就明顯落後於澳門及新加坡。
值得注意的是,粵港加快融合,內地個人遊人數不斷飆升,十年內將朝着四千萬人次的關口邁進,僅是交通運輸配套就是一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