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重現百多年前九龍城龍津石橋附近一帶的繁華景象,土木工程拓展署下月將就龍津石橋進行下一階段公眾參與活動,提出將整條長達二百二十多米的龍津石橋連同兩旁共闊約廿五米的通道,變身為古蹟步行街,並加入店舖及餐飲等商業元素,讓公眾可以一邊欣賞石橋的古樸風貌,一邊閒逛購物。該署更有意讓龍津石橋「見光」,毫無保留展現出來,不作任何覆蓋,令市民一窺石橋全貌。為配合啟德未來發展,土木署會提出熱鬧及靜態兩個版本發展該古蹟步行街,讓公眾選擇。
土木工程拓展署今年六月率先就龍津石橋舉辦工作坊,並收到十五份意見書,大部分公眾意見認同原址保育石橋,亦認同應設有合適布局,配合石橋是運輸樞紐的原來用途,並聯繫九龍城區現有文物資源,推動公眾認識本土歷史。
消息指當局擬將石橋及兩旁共闊廿五米的範圍,發展為古蹟步行街,重塑當年氛圍,包括設置當年龍津碼頭繁盛景況模型、擺放「龍津」字樣石匾、提供動畫介紹遺址資料等。土木署會就龍津石橋發展設定兩個發展方案,分別為熱鬧及靜態版本。熱鬧版本會引入較多商業元素,例如售賣紀念品的商舖、露天茶座、並提供唱南音等傳統表演藝術的茶樓等;靜態版本則會減少商業元素,增加綠化設施。由於當年龍津石橋為交通樞紐,十分繁盛,當局初步認為熱鬧版本較符合當年情景。
消息人士說,當局曾考慮倣效廣州北京路步行街,以玻璃頂篷覆蓋石橋的遺迹讓公眾欣賞,亦曾考慮恢復石橋功能,讓市民在橋上行走,親身感受一下在橋上步行的感覺,但諮詢後大部分市民反對用玻璃覆蓋石橋,擔心水分凝聚於玻璃頂篷影響觀賞。至於讓公眾在石橋上行走,亦容易令石橋遺迹受破壞,認為不可行。
當局最後決定不會覆蓋石橋,讓石橋毫無保留地呈現公眾面前。此外,土木署為防止市民誤踏石橋,擬利用植物作阻隔,但一定不會加設欄杆。當局亦會一併諮詢市民對步行街日後管理的意見,包括是否交由私人發展商設計及營運。
另外,因龍津石橋橫跨太子道行車線,土木署擬興建約廿米的行人隧道,讓市民可透過地底玻璃近距離看到石橋地基,隧道除連接石鼓壟道遊樂場及九龍城寨城公園等外,日後更會接駁啟德新發展區的地下購物街,貫通整個九龍城區,增加步行街吸引力。
■記者 譚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