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民望下滑,港府施政步步為營。有調查發現,在過去五個立法年度內,每年平均竟有三成立法建議因港府不敢「闖關」而被擱置,近年不時推出具爭議性法案的食物及衞生局與環境局更成「重災區」,只有四成立法建議最終成功立法。有學者警告,特區政府已面臨結構性的管治能力危機,曾班子抱着「鴕鳥心態」施政,「情願將施政炸彈拖得就拖」,欠缺政治力量推動新政策。
新力量網絡早前參考港府每年向立法會內務委員會提交的立法議程,就港府的管治能力進行分析。研究發現,曾班子在過去五個立法年度間,每年平均僅有五成六在立法議程提出的立法建議最終順利立法,有多達三成四的建議遭擱置或押後,由○五年至今更已累積了近四十條被「打入冷宮」的立法建議,當中不乏極具爭議性的「燙手山芋」。涉及中央屠宰的《公眾衞生及市政(修訂)條例草案》及規管無理解僱的《僱傭(修訂)條例草案》,更四度被列入立法議程,惟最終因港府未能在社會建立政策共識而無疾而終,至今仍無法提交立法會審議。
研究又發現,本屆政府上任至今所通過的法案之中,均以經濟議題為主,針對教育及社福民生的撥款雖然不少,但與其有關的諮詢及法案卻幾乎絕迹,教育局及公務員事務局更在過去三年未有發表任何諮詢文件。研究單位認為,結果反映港府「捨難取易」,在爭議性的議題上未敢創新猷,傾向以「派糖」等撥款方式回應訴求。
新力量網絡研究統籌方智恒表示,研究結果顯示港府在政治權威不足、行政立法機關欠聯繫及建制派「鬼打鬼」下,已面對結構性的管治能力危機,直斥曾班子施政時抱着「鴕鳥心態」,管治能力不足,遇上社會反對聲音時即選擇迴避,「連拎上立法會首讀都慳番」。
他直言,管治危機源於制度不足,「換走曾蔭權都冇用」,建議港府於各政策局設立立法策略小組,凝聚官員與社會及政黨間的共識,並改革現時傾向工商界的各類諮詢委員會,全面吸納民間聲音。
立法會議員張文光亦表示,法案擱置率高企正好凸顯曾蔭權如履薄冰的心情,他說:「佢一發覺法案挫敗機會高,或民意未成熟,佢就會收番,避免拖低民意同有違中央對香港『和諧』嘅期望。」他直言,本港長遠必須發展政黨政治,否則難以扭轉弱勢政府的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