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食白肉較紅肉健康眾所周知,香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進一步發現,每周食一至三次魚,可減低兩成半整體死亡風險,死於冠心病、中風或癌症三大都市病的機會更降低三成至三成四。香港營養師協會指,三文魚及吞拿魚等深海魚含有最多奧米加三脂肪酸,但同時亦較多水銀及重金屬,建議每周吃兩次深海魚,其餘日子多吃淡水魚、雞肉或豆腐,並減少進食紅肉。
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從死亡登記處收集一九九八年的三萬六千零三名死亡人士的死因資料,並調查他們在生時的食魚習慣。研究發現,每周進食一至三次魚的人,整體死亡風險較每月吃魚三次或以下者低兩成半,中風死亡機會亦低三成,死於冠心病或癌症的風險更降低三成四。至於每周吃四次魚或以上的人,整體死亡風險進一步降低兩成,冠心病死亡機會更減少三成七。
香港營養師協會會長林思為指,魚的總脂肪及飽和脂肪含量較紅肉為低,以魚替代紅肉可降低膽固醇,對心血管健康有益。西方流行對心臟健康有益的地中海飲食法,餐單中亦含有很多魚類。眾多魚類中,尤以深海魚含有最多奧米加三不飽和脂肪酸,如三文魚、吞拿魚及撻沙魚。
不過,深海魚的重金屬及水銀含量較高,故林思為建議孕婦和一般市民,每周不可進食多於兩次或十二安士深海魚。雖然淡水魚的奧米加三不夠深海魚多,但水銀含量較少,且較紅肉健康,故日常飲食應以淡水魚、雞肉等白肉及豆腐為主,紅肉只宜少量進食。雪藏魚一般被認為不新鮮,但林思為指,捕獲後即劏即冷藏,反而能保留魚的營養素;沒有適當冷藏的魚類,營養素會漸漸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