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學不是求分數,但現實生活中,分數可能決定一切,曾獲十大傑青的呂宇俊體會更深。曾經會考零分,令他徬徨找不到工作,於是發憤重考,取得升讀預科有餘的成績,大學更以一級榮譽畢業;投身社會,他以活潑的教書方法協助學生考高分,以證明自己。或者人生就是要儲分,所以他近年成為校長,又是教育節目主持人,更進身理財策劃師,如他所說「要Marketing(推銷)自己」,愈多瓣,愈多分。
「你憑咩呀?」呂宇俊憶述,他手持五個「U」加兩個缺席的會考成績表見工,連人事表格上自己的英文地址都不懂填,老闆劈頭第一句就問他憑甚麼認為自己會受聘。當年他十九歲,踏出該間公司門口,展開逆轉人生。
眼前的呂宇俊西裝筆挺,一臉自信,卻毫不掩飾失敗的過去。他自小父母離異,由領綜援的祖母帶大,中二加入黑社會,讀職業先修學校後輟學,然後邊打散工、邊讀夜校。他自言,來自破碎家庭形成他性格自卑,但卻不甘心自己庸庸碌碌過一生,在會考零分見工遭拒後,他決心發憤,向教會內長輩求助,以一年半時間再起步備戰會考,將教科書、歷年試題逐一熟讀,每上完一堂要在十二小時內重溫,把握坐巴士時間咪「精讀」。結果,他重考獲十九分佳績。
其後,呂宇俊完成預科課程,進入浸會大學,貫徹「鋤書」作風,早上七時已邊吃早餐邊溫書,趁空堂在圖書館潛修,然後以一級榮譽畢業,再往中文大學攻讀碩士。畢業後,他沒有像其他人選教精英學生,反特意挑選Band 3學校,因為他要以自己的經歷,幫助成績最差的學生,「自己伸手要人幫,就有人肯幫,之後自己就要去幫番人。」
曾經在教育制度中跌倒,他就由教育中站起身。說起教書,呂宇俊總是滔滔不絕,他知道香港的教育制度就是計分,讀英文懂得多生字就愈高分,所以呂宇俊認為強化學生生字十分重要。他不滿傳統教育過分着重文法,認為首先要引發學生的興趣,「儲蓄」足夠生字再學文法。他向中二學生說,三個月上英文課不用交功課、不用交作文、不用做閱讀理解,只要看電影──不是西片《傲慢與偏見》,而是港產片《功夫》,「好似林子聰同周星馳講:『大佬,我幫你搞掂佢!』學生睇字幕就見『搞掂』原來是『Handle』;仲有『隻揪』就是『One-on-one』、『吹雞』就是『Call back up』,學生覺得學英文唔辛苦,又唔悶!」三個月後,全班默寫一百個生字,但形式是老師唸中文,學生默英文,結果有四名學生取一百分,一半以上人合格。
用另類教法吸引學生,比其他老師高一分;比他人行前一步,又高一分。例如呂宇俊很早就任教通識科,還於○六年出版全港首本通識書,又曾以愛情心理學論通識,吸引一眾少男少女。要通識科取得高分,他的貼士是「言之有物」,答案必須具備三個元素:專家意見、數據、個人經歷,「例如青少年吸毒問題,如果你講到根據心理學家Erikson將成長分為八個階段,第五個階段會有身份認同危機,受朋輩影響大,要睇得多,先可以比他人高分!」
由邊青到傑青,呂宇俊的成就靠一分一分耕耘累積下來,不過他明白自己的故事不可說一世,故經常提醒自己「出新招」推銷,他近年當上教育中心校長,開辦一系列另類課程,如小傑青培訓、公務員入職試預備班、塗鴉班、親子理財等,他套用楊牧谷牧師的說話:「就算賣臭豆腐,都要賣全港最臭的!」
圖:甘偉倫、被訪者提供/文:陳詠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