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是我們體內最大的動脈,負責將心臟泵出的血液分配至各器官。由於主動脈需要承受來自心臟的壓力,若主動脈壁上某個結構的功能減弱時,受壓時就會膨脹,形成一個向外凸出的囊狀結構,即主動脈瘤。
外國研究顯示,六十五歲以上人士中,約有5%患有主動脈瘤,患者以男性居多。血瘤可以發生在主動脈的任何一個地方,以腹主動脈瘤最常見。吸煙、肥胖、高血壓或膽固醇、糖尿病及馬凡氏綜合症的人士都有較高機會患上。此外,嚴重創傷、梅毒等,都有可能導致血瘤形成。
主動脈瘤的病徵並不明顯。部分病人間中會有背痛或腹痛,但很多病會誤以為是常見的腰痠背痛,因而忽略了身體響起的警號。如有懷疑,可進行X光、超聲波及電腦掃描等檢查。
病情輕微的患者,可定期接受檢查及以降血壓藥控制病情;但若血瘤不停增長、體積大於五公分,又或是對其他器官構成嚴重影響,就須接受手術治療。預防性手術成功率一般超過九成。反之,若不及時處理,一旦腫瘤爆破導致內出血,病人的生命會十分危險。
為向公眾推廣醫學知識,醫學院將於下月四日於中央圖書館舉辦《主動脈瘤與胸主動脈夾層:治療的演進》健康講座,詳情請登入www.med.hku.hk/publiclecture 或致電28199994查詢。
鄭永強教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楊雪姬基金教授(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