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每月水浸兩次

氣候暖化影響全球生態,香港亦不能幸免。天文台表示,過去五十年本港海水水位已上升十四厘米,預料到本世紀末,水位或會較世紀初上升達六十厘米,屆時香港「唔使打風都會水浸」,甚至可能每月水浸兩次。未來降雨量亦可能變得反常,或出現連續一兩年降雨量多,然後一兩年乾旱日子。天文台指出,為防水浸及乾旱帶來的影響,香港須及早預備應對氣候變化。

天文台台長李本瀅昨出席珠三角環境管理研討會時表示,天文台錄得香港過去五十年海水水位上升了十四厘米,原因是全球暖化令海水受熱膨脹,以及兩極冰川和雪山融化,造成全球海平面上升。他指,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七年曾預計,全球海水水位到本世紀末可能較世紀初上升十八至五十九厘米,帶來災難性破壞。

制水苦日子或頻重演

李本瀅說,如香港水位上升五十九厘米,估計屆時可能每逢漲潮就會水浸,即每月浸兩次,「唔使打風都會水浸」。而到世紀末,像○八年颱風黑格比般引致嚴重水浸的風暴潮,亦會由五十年一遇變為兩年一遇。

降雨量亦會因氣候變化而變得反常,本港平均一世紀出現兩次乾旱,四日供水一次的苦日子,上一輩至今難忘,但天文台預測「冇水」的乾旱日子在本世紀或會增至四次,另一方面,極端多雨的年份亦會由兩次增加五倍至十次。每年之間的降雨變化又會極大,可能有一兩年極多雨水,之後一兩年會變為乾旱。天文台已將本港降雨量資料交水務署,為未來供水量進行估算,並呼籲社會更有效率地使用食水,亦要為水浸做好預防措施。

氣溫方面,受氣候變化影響,本港出現攝氏十二度以下的寒冷日子,料到本世紀末就會消失。另外,天文台上周曾錄得攝氏十五點七度氣溫,是本港廿二年來錄得十月最低溫度,李本瀅說,目前仍難預測本港今年冬季會否受拉妮娜現象影響而特別寒冷,要待下月底收集更多氣象資料分析才可確定。若受拉妮娜現象影響,本港冬季平均溫度會較正常下跌攝氏零點五至一度。

至於深圳其中一條地震斷裂帶伸延到香港,李本瀅說這是自然現象,並非異常。他強調香港非處於活躍地震帶,市民毋須擔心香港發生強烈地震,天文台過去廿年只錄得香港有五、六次微震,未來會繼續監察地震情形。

環保署硬銷焚化設施

另一方面,環保署官員昨出席研討會時,繼續硬銷焚化爐並非厭惡性設施,但同時承認即使有了焚化爐不足以處理所有廢物。環保署助理署長陳英儂指,去年棄於堆填區的廢物多達三百多萬公噸,她重申本港未來不能再單靠堆填區處理廢物,亦不能一味擴建堆填區,須引入更有效率的廢物處理技術。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