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輔助器續命救星

現時有約三分一正等候心臟移植的病人在輪候時死亡,植入心室輔助裝置成為續命新救星。瑪麗醫院完成全港首宗左心室輔助裝置植入手術,上月底為一名末期心力衰竭的卅一歲男病人,植入連接心臟及主動脈的裝置,增強心臟的泵血功能。病人在手術後廿四小時,已毋須用呼吸器協助呼吸,現時進展良好,預計短期內可出院重過正常生活。

心臟移植是末期心力衰竭最終治療方法,現時全港逾一百七十人等候移植心臟,惟捐心數字遠低於需求。為延續病人生命,瑪麗醫院在八月卅一日進行了全港首宗左心室輔助裝置植入手術,該名男病人患有擴張型心肌病,近月病情急轉直下,需長期臥床、打強心針保命。他等候移植心臟近半年仍不得要領,由於情況危急,院方遂決定為他進行裝置植入手術。

正常生活下 候移植心臟

手術歷時五個半小時,醫生把一個重二百九十克的輔助器植入男病人橫膈膜下,連接左心房和主動脈,輔助器以電線接駁到體外的兩個電池和控制器,協助已經衰竭的心室將血液泵到全身,防止其他器官因缺血而衰竭。由於電池處於體外,病人日常可自行叉電,充電後每顆電池可用六至八小時。

瑪麗醫院心胸外科顧問醫生鄭力翔指,一般心臟衰竭病人若未能及時進行心臟移植手術,有一半人會在一年內死亡。安裝心室輔助裝置後,用磁場驅動的血泵,每分鐘能泵出三至十升的連續性軸向血流,支援乏力的心房。他說,外國有八成患者植入裝置後可繼續等候心臟移植,但有兩成人接受手術後死亡。

星日馬三國有成功個案

外國在○二年開始已為心臟衰竭病人安裝心室輔助器,至今有逾四千個個案。新加坡、日本和馬來西亞都有成功個案,有病人接受手術後,生存已超過五年。

鄭力翔透露,由於需投資購置手術機器,首宗在港進行的植入心室輔助器手術,連器材在內費用高達三百五十萬元,其後每次手術費已可大幅減至約八十萬元。該院現時以捐款支付費用,需政府及社會支持,以現有資源每年可為三名患者進行手術。患者接受手術後,可因應病情及意願,考慮是否接受心臟移植手術。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