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產展覽見證「穩婆」演變

【本報訊】俗語有云「生仔如同閻羅王隔張紙」,皆因古時掌握孕婦及胎兒生死存亡,只是在於有「穩婆」之稱的接生者。「穩婆」大多利用民間智慧替孕婦在家中分娩,過程欠缺專業訓練,故危險性較高。隨着醫學發達,現代助產士及產科醫生的培訓發展,大大降低產婦及新生嬰兒死亡率。香港醫學博物館由昨日起舉辦本港助產服務轉變的展覽,展出在未有超聲波技術前,醫生用以監察胎兒心脈用的聽筒等展品,讓人細味不同年代監察小生命來臨前後的「攻略」。

「香港助產服務轉變的故事」專題展覽簡述本港助產服務百年歷史發展,由「穩婆」到培訓出首批接受西法訓練的助產士。隨着醫學發達,助產士透過用防感染方法接生,令分娩過程更衞生及安全。孕婦亦開始轉移到設備齊全的留產所或醫院分娩,有幫助減低分娩的風險。展覽籌委會成員之一李健鴻指出,一九五○年時新生嬰兒死亡率是每千個新生嬰兒中,有三十六點一個死亡,○八年則降至一點八個。至於○八年產婦在分娩時死亡率是十萬次分娩中有二點五個,較一九五○年十萬個產婦中有一百七十個死亡明顯下降。

半世紀前聽筒監察胎兒

展覽亦陳列產期胎兒模型、為孕婦檢查的工具,包括一九六○年至一九七○年代監察胎兒心脈的聽筒;一九七○年至一九九○年代政府助產士制服;替新生嬰兒量度體重的彈簧秤,以及經改良的雙出口奶瓶等。

香港助產士會會長馮玉娟表示,助產士在社會擔演的角色愈趨重要,過去助產士替產婦接生後工作便完結,但現時由於產前及產後抑鬱的個案愈來愈多,有需要時助產士亦會為產婦心理輔導以紓解壓力。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