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每五至六名兒童就有一人患有哮喘,部分常用的哮喘藥物會影響患者分泌唾液,以中和口腔酸素能力,而藥物殘留在口腔內亦有可能導致牙肉發炎或蛀牙等口腔問題。香港大學牙醫學院教授盧展民建議,家長在子女服用藥物後應提醒子女漱口,以免藥物殘留於口腔內,影響口腔健康。
香港大學牙醫學院今年為本港六間幼稚園,共六百三十四名三至六歲幼稚園學生進行口腔檢查,檢查員使用探針、即棄口鏡及口內LED燈檢查,再以電話訪問家長有子女哮喘及口腔健康背景,一成六學生患有哮喘,當中六成一人有接受治療。
研究發現在口腔衞生上,患哮喘的兒童與沒有患哮喘的兒童沒有大分別,顯示兒童的蛀牙狀況,與患上哮喘的年數或哮喘藥物的使用沒有重大關連。
盧展民表示,外國有調查指出哮喘藥物可能會影響兒童口腔健康,其中一些常用的藥物會影響患者的交感神經,令患者唾液分泌減少,以致影響中和酸素能力。
另一常見的哮喘藥物類固醇噴霧噴入口腔後,如殘留在口腔內可影響口腔組織,導致牙肉發炎、蛀牙等。但是次研究未見有此情況。盧解釋,曾以電話訪問子女患有哮喘的家長,家長表示醫生有提醒在服用哮喘藥物後要漱口,而家長都有遵從醫生指示,故減少了藥物對口腔的影響。
是次研究同時發現,來自父母教育水平較低的家庭、較多吃零食及較少刷牙的兒童,平均蛀牙數目較多。盧展民稱,教育水平較低的家長,對口腔健康的關注可能較低,而飲食習慣亦可能以碳水化合物食物為主,加上少刷牙及多吃零食,兒童平均蛀牙數目會較高。
盧展民提醒家長除了哮喘藥物外,一些含糖分高的咳藥水、感冒藥、噴霧劑等藥物如殘留在口腔內亦會影響口腔健康,建議服用後要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