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服化療藥鼻咽癌受控

流鼻血、鼻塞、耳鳴、頸部有腫塊,可能是患鼻咽癌徵兆,年輕男士更為患病高危族,有廿多歲患者確診患病後,癌細胞已擴散至肺部,亦有病人的腫瘤長達十厘米,侵蝕頸部皮膚「破頸而出」。有醫生指出,以往多在病人鼻咽癌復發後晚期始使用的口服化療藥,有效令一半病人的腫瘤縮小,存活率亦提高,建議在擴散性病人病發初期服用有關藥物。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蔡清淟指出,鼻咽癌素有「廣東瘤」之稱,在香港的發病率一直偏高,○七年有九百廿五宗新症,死亡率達三成。

幼年可感染EB病毒

不少患者早在孩童時期,已在日常生活中感染可引發鼻咽癌的EB病毒,小部分人的EB病毒潛伏在鼻咽內,在廿多年後病發。而常吃鹹魚和醃製食物,以及家族遺傳,均可能增加發病機會。

蔡清淟續稱,以往醫生會為鼻咽癌病人安排電療及化療,若癌症復發,傳統化療又起不到作用,醫生會考慮改用口服化療藥「卡培他濱」配合治療。早前有研究安排四十四名晚期或擴散性鼻咽癌病人服用「卡培他濱」,發現五成四病人的腫瘤縮小,九成二人病情受控,存活期中位數為廿八個月,比單用傳統化療的十六個月長,副作用亦較少。

蔡清淟指,研究可見「卡培他濱」在擴散性鼻咽癌初期治療已有良好作用,不少公立及私家醫院醫生均有採用。但「卡培他濱」不被納入醫院管理局的資助藥物名單,病人需自費服用,一個三星期的療程,費用約為二千至三千元,病人多數需服用六至八個療程。他促請醫管局盡快資助病人使用該藥,令更多病人受惠。

逾10年無復發迹象

有一名病人二十多歲時發病,當時持續出現鼻塞、咳血,X光檢查發現肺部有陰影,初時以為患肺癆,經內窺鏡檢查後確診為晚期鼻咽癌,癌細胞已擴散至肺部,接受兩種不同的化療,但病情仍未受控,後來改服用「卡培他濱」,腫瘤逐漸縮小,至今逾十年無復發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