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早發書津苛刻過綜援

政府每年均遭批評指太遲發放書簿津貼予貧窮學童,今年宣布下周二提早向部分貧窮學童「出糧」,發放八成書簿津貼,但受惠人數卻只得近三萬人,相較每年動輒逾廿八萬名申請人,即有廿五萬名貧窮學童家長仍然一如過往要「先墊支、後回款」,為開學費用四出撲水,基層團體紛紛炮轟新政策「無用」,要求政府全面檢討書津計劃,最遲七月向全數受助學童發放津貼。

學生資助辦事處昨表示擴展由○六、○七學年起推行的「校長推薦計劃」,除讓校長提名學生外,學資處另外會主動邀請三萬個收入較低的家庭遞交申請,下周二向他們發放八成書津,連同每人一千元的一筆過津貼發放。學資處指以四人家庭為例子,每月總收入不多於七千六百元的家庭可獲得邀請。

團體狠批政策無用

計劃擴展後,透過「校長推薦計劃」受惠的學生人數由以往每年約四千人增至近三萬人,分別為約一萬六千名中學生及一萬四千名小學生,其中領取全額書津的小學生下周二可獲一千九百四十八元,領取全額書津的初中學生可獲二千一百四十二元,總額達五千一百萬元,然而每年申請全額或半額書簿津貼的學生數目,動輒逾廿八萬人,意味即有約廿五萬人,仍然要苦候至十月才會獲發書津。

關注綜援檢討聯盟組織幹事李大成狠批計劃「無用」,「窮中之窮先可以提早有津貼」。他表示四人家庭月入七千六百元或以下者才獲邀請,規定苛刻,「四人家庭月入八千多元可以領取綜援,咁呢個條件咪仲苛刻過綜援?」他更憂心津貼分階段發放,會對貧窮家庭造成標籤效應。

促全數七月中發放

他又說,雖然政府願意提早發放書津,但金額仍遠少於家庭實際所需,「淨係買教科書都用晒啦。」他要求政府全面檢討書津計劃。

津貼小學議會主席張勇邦認為,即使八月尾發放津貼,仍然未能配合學校正常運作,他表示大部分學校於六月尾、七月頭已向學生派發書單,或就訂購教科書向學生收錢,書津計劃五月才開放申請,他建議政府推前整個計劃申請程序,好讓全數學生於七月中前領取津貼,令所有人受惠。

根據學資處資料,○九、一○學年的小學全額津貼為二千四百三十四元,中學全額津貼則由八百六十六元至二千八百五十六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