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間巴士公司的工會發起工業行動,僅維持了兩天,就宣布結束,變化之快速,令市民感到驚訝。工會領袖承認是次行動成效未達預期效果,員工擔心會被資方秋後算帳,但堅稱行動已向社會各界表達工友的訴求,反映大財團與政府剝削基層員工,從這個層次看,行動算是成功。
工業行動難有成效,是可以預期的事。職工盟旗下的四個巴士工會,以罷工、慢駛及按章工作的方式,向資方及政府施壓,爭取加薪二點二個百分點,雖然師出有名,卻由於錯判形勢,在組織動員上未能過關,加上社會環境的不利因素,最後無功而還。
以新巴工會發起的罷駛行動為例,原來聲稱會有七百多名車長及一百六十名車房員工表示會參加罷工,是根據年前向二千多名員工派發問卷調查得出的紙上結論,而非加上有效的組織動員,展示決心的細密行動。
首天的行動,據統計只有不足九十名車長參與,聲勢上大打折扣,而五十多名參與罷工的車廠維修工友,在短時間內也難以發揮作用,首戰未能告捷,早已埋下失敗的伏線。
事前對外聲稱四巴工會聯動,工潮看上去應有氣勢,結果與真實情況相去甚遠,被資方洞窺勁度不足,結果示弱於人,與其獻醜不如藏拙,提早結束,是下策中的上策。總結經驗,謀定後動,九月後再戰江湖。
罷工失敗的另一致命傷,是偏遠地區至市區路線的巴士,參與罷工或慢駛的數量極少,對路面交通未構成壓力,運輸署輕易地化解微不足道的挑戰,亦看扁工業行動難以持久。
市民其實大多同情巴士工友爭薪酬及改善服務條件的行動,也不太介意短暫的不方便,可惜今次工潮的確是雷聲大而雨點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