揀食文化

少食魚翅、藍鰭吞拿魚,以免兩者絕種滅族,已漸為巿民接受。但港人嗜食的九肚魚、海蝦、東星斑、墨魚和瀨尿蝦,原來正面臨過度捕撈問題,倘「嗜食」不揀食,海洋資源隨時被掏空。世界自然基金會制訂「環保海鮮指引」,教導巿民選擇海鮮,食得健康,更可保護海洋生態。

世界自然基金會環境保護主任(海洋)杜偉倫博士指出,港人嗜食海鮮已達「瘋狂」,由八十年代年人均食用二十五公斤海鮮,到○五年暴增至年人均六十二公斤,人均海鮮食量在亞洲排行第三,且海鮮類別及來源之廣,可謂「食盡全世界」,所以只要港人善選海鮮的一小步,足以影響全世界的漁業發展。

而世界自然基金會於○七年訂定《海鮮選擇指引》,將六十多種海鮮,分列紅、黃、綠三色,作為避免、想清楚及建議食用三大類別,如巿民只食綠色海鮮,便可扭轉海洋危機。而巿民熟悉的東星斑、九肚魚、瀨尿蝦及墨魚等,已被列為紅色避免進食級別。杜解釋,有關魚類並非瀕危種類,但因捕魚方法及管理問題,倘不及時阻止,遲早會滅絕。

不保護 2048海鮮消失

杜續說,避免食用並不代表停食,而是選擇較有系統管理所生產的魚產,以減少濫捕。該會除打酒店及酒樓主意外,下一步打算推廣至零售層面,終極目標是在巿面出售的全為可持續發展環保海鮮。

小學生為未來社會的話事人,今年一月該會與十間學校推行「可持續海鮮午餐飯盒計劃」,鼓勵學校及其膳食商每月一次用環保海鮮製作午餐飯盒,希望教育下一代保護海洋,並由海鮮開始食出環保。杜承認,要全面扭轉巿民選擇海鮮態度存有難度,但不可不做,否則科學家估計於二○四八年,因過度捕撈,九成重要海鮮會完全消失的預言,定將應驗。

記者 趙美賢

為應屆會考生打打氣,請瀏覽on.cc《放榜無限分2010》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