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公布最新勞動人口統計數字,失業率由今年二月至四月份的百分之四點四,上升至三月至五月的百分之四點六,增加零點二個百分點,這是自去年中以來失業率首次回升。失業人口由原先的十六萬四千八百人,增加至十七萬二千四百人,即再有七千六百人加入失業大軍。隨着新一批畢業生即將投入勞動市場,相信失業率還會進一步惡化。
失業率是經濟環境的晴雨表。近月來,歐洲多個國家出現主權債務危機,雖然歐盟成立龐大的救市基金,但市場上人心依然虛怯,債務危機還有進一步擴大的可能。另一方面,本港資本市場亦出現調整,尤其是樓市成交萎縮,令相關行業首當其衝。本港經濟堪稱內憂與外患並存,即使未必出現「雙底衰退」的難堪局面,但經濟復甦之路坎坷,肯定會影響整體市場氣氛,部分企業的招聘意欲轉趨審慎,再加上港府各項基建工程進展緩慢,遠水難救近火,失業率掉頭回升並不令人意外。
青少年的失業率居高不下,是最令人頭痛的問題。十五至二十四歲青少年失業率由百分之十點二升至百分之十一點一,增加零點九個百分點,大大高於整體失業率的升幅。暑假即將來臨,大批中學及大學畢業生陸續走向社會,畢業即失業,將是不少青少年不得不面對的嚴峻事實。年輕人就業難、置業難、成家難,找不到出路,對前途悲觀失望,這是許多「八十後」、「九十後」政治取態轉趨激進的主要原因。
令人遺憾的是,面對失業率掉頭回升,就業環境可能轉趨惡化,港府依然以不變應萬變,沒有提出任何有效的對策。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重申,當局「會保持警覺,繼續密切監察勞動市場的情況,並全力協助求職者就業」。這都是老生常談,毫無新意,而所謂「全力協助」,無非是獨沽一味,呼籲失業者向勞工處求助。張建宗還賣花讚花香,聲稱在勞工處登記的私人機構空缺及成功協助就業的個案均有增加。
可惜,事實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在失業情況嚴重的「悲情城市」天水圍,有調查結果顯示,逾三成受訪者已失業或開工不足達四年以上,其中僅百分之六向勞工處登記求助,僅百分之四點七能透過勞工處介紹找到工作,可見勞工處形同虛設,對求職者幫助極為有限。
更有甚者,勞工處屢屢被踢爆刊登虛假求職資料,求職者上當受騙個案層出不窮,搵工不成,反而落得身心俱傷。有受訪者投訴,透過勞工處求職失敗的經驗多,屢試屢敗,心情抑鬱。有受訪者指出,處方提供的職位空缺是「豬頭骨」,薪金較市場低,質疑勞工處是無良僱主的幫兇。還有求職者表示,雖然找兼職不難,但難以覓到一份足夠支付家庭開支的長工。
不錯,失業人士的苦況固然令人同情,但即使能找到一份工作,也未必能養家餬口。統計數據顯示,本港月入四千元以下的在職貧窮家庭,由去年初的逾十七萬戶激增至今年初的逾十九萬戶,若與一九九七年比較,在職貧窮家庭更激增逾一倍。經濟發展了,社會財富增加了,普羅大眾卻享受不到經濟發展的成果,不少打工仔早出晚歸、拚死拚活,但收入卑微,莫說照顧家庭,甚至連自己都養活不了,不僅無奈,而且可悲。
在本港,只有薪高糧準的公務員才能「旱澇保收」,經濟停滯時,大部分公務員不必隨市場減薪,當經濟稍微好轉,公務員又可以普遍加薪。港府先天下之樂而樂,後天下之憂而憂,天天早上想着退休,得過且過,自肥還來不及,哪裏有心思去關心失業人士、解決在職貧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