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條中華鱘亮相會客

中央再送港的十條中華鱘昨午於海洋公園正式與旅客會面,當中三條回鄉「休養」一年多後,最近再隨同伴重臨香江投入淡水生活,在獨立大魚池中自由游弋。海洋公園主席盛智文指,○八年與內地研究嘗試以海水飼養中華鱘,由於每條中華鱘適應力不同,部分最終「客死異鄉」,今次改以淡水飼養,中華鱘至今健康良好,相信不會再有大問題。他又透露,今個財政年度尚有半個月完結,有信心總客量可突破五百萬人次的歷史新高。

海洋公園耗資逾千萬元將「鯊魚館」改建而成的「中華鱘館——長江足跡」昨午揭幕,內設容量四十二萬公升的淡水主魚池,設計以長江自然生態環境及其急速水流為藍本,可因應不同情況調校水流強弱。今次新進駐的十條中華鱘,年齡二至十歲,身長由零點八米至二點二米不等,全部由來自廈門,伴隨移居香港者還包括胭脂魚、圓口銅魚、中華倒刺及白甲魚等淡水魚種。而香港特有淡水魚包括香港鬥魚及高體魚旁魚皮亦成為中華鱘的「鄰居」,另設水缸展示。

有「魚類活化石」之稱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代表危起偉表示,去年返鄉「休養」的七條中華鱘,個多月後已重新適應淡水生活,當中最大的三條今年再送香港,餘下四條則裝上追蹤器後放回大海生活,有助研究中華鱘生活特性。他提及今次新進駐的十條中華鱘中,最長一條有二點二米長;由於中華鱘身長可達五米,海洋公園現有的淡水主魚池可能不敷應用,不排除將來要另覓場地或送返內地飼養。

他又說,有「魚類活化石」之稱的中華鱘於淡水出生,每年十至十一月是繁殖季節,期間成年中華鱘可毋須進食超過一年,而雌性中華鱘每次可產下三十萬至一百三十萬粒卵子,受精卵存活率僅百分之十。幼魚會在翌年五月游出大海成長,一直至青春期重回江河尋覓伴侶開枝散葉;一般雄性青春期介乎十二歲至十六、十七歲、雌性則十四至廿六歲,即大半生均在淡水生活。

盛智文指即使內地也從未有以海水飼養中華鱘的經驗,之前將中華鱘海化是研究性質;今次改以淡水飼養,新進駐的十條中華鱘已放缸一個多月,至今全部健康良好。

中華鱘

身長:可達2-5米

體重:200-500公斤,目前最重紀錄達550公斤

壽命:50-60年

食性:水生昆蟲、昆蟲幼蟲、魚類和軟體動物,靠口膜伸縮,把食物吸入

特徵:其歷史可追溯至一億四千萬年前的白堊紀時代,祖先與恐龍同時存活。是目前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之一,故有「活化石」之稱,已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亦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I所保護

胭脂魚

身長:58-98厘米,最長可達1米

體重:可以達到30公斤或以上

特徵:綽號為「水中魔術師」,成熟時身上深淺直紋會漸消失,變為粉紅色,有助隱身河床沙石中

圓口銅魚

體重:可達3.5-4公斤

特徵:綽號「水中的圓筒吸管」,身呈圓筒形,嘴巴位於頭部下方,利於吞食河底食物,而嘴邊的觸鬚是搜尋食物的靈敏工具,特長的胸鰭則作防禦

中華倒刺魚巴

體重:可達5公斤以上

特徵:屬底棲魚類,非常活潑也愛群體活動

白甲魚

體重:0.5-1公斤,最大可重達3.5公斤

特徵:喜歡游弋河流底層,年幼時生長速度較快,易於馴養